课件39张PPT。周 处南北朝刘义庆周处(236—297年),字子隐。义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撰者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志”是记的意思。跟“志怪小说”之着重记述神怪异闻不同,“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东汉末年经三国至两晋时期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对统治阶级的情况也有所涉及。各篇通过许多人物的遗闻轶事和生动言谈,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族阶层的生活状况、文化习尚乃至他们的精神世界。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编撰有志人小说 集《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课文。
2.学习周处知错就改的品质。听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周 处三 横或 说蛟 龙蹉 跎不 彰 邪更相庆( )( )( ) ( )( )( )( )( )( )chǔhèngshuìjiāo cuōtuógēngzhāngyé二、自读课文,查阅工具书,小组讨论,解决字、词、句意。竟杀蛟而出竟然、居然正见清河只、仅、恰好具以情告全部重点实词一词多义世说新语
或说处杀虎斩蛟 遗闻轶事劝说为乡里所患
且人患志之不立祸害担忧担心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或说处杀虎斩蛟
蛟或浮或没有人有时一词多义称认为义兴人谓为三横
乡里皆谓已死一词多义为乡里所患
终为忠臣
义兴人谓为三横被成为是为乡里所患
且人患志之不立被动句:“为……所”,被倒装句:宾语前置(不立志)特殊句式具以情告
倒装句:以情具告朝闻夕死“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名句引用揣摩下列句子的意思①为乡里所患
被地方上认为是祸患。 ②始知为人情所患
才知道自己被人情所厌恨。③人患志之不立
人怕就怕没有志向。 ④人贵朝闻夕死
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闻夕死:早晨听到真理,到傍晚死去也无遗憾,形容对真理的渴望、追求。 ①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
经过三天三夜,乡邻们(见周处没有回来)都说周处死了,互相庆贺。不料周处竟然把蛟杀死,从水中出来。他(回来以后)听到乡里人(为他的“死”)而庆贺,才觉悟到自己被人们所厌恨,于是有了改悔的意思。
②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况且,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有了志向)还怕美好的声誉不能传扬吗?” 2)在塑造周处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方法?(1)刻画人物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凶强侠气”,从正面描写周处凶猛强悍和好斗的性格,“为乡里所患”则从侧面写他对乡里的危害。把周处列入“三横”,用山中之虎、水中之蛟侧面烘托周处暴犯百姓之凶强。
(2)类比写法,
开头通过与故、虎对比,突出周处为害之大,即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中间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其性格,即正面描写周处杀虎斩蚊,侧面写其为害。
(3).运用了动作描写与对话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表现人物形象。 师生共同小结:1.中心:《世说新语》,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周处年少时,粗暴强悍,好争强斗气,被同乡认为是本地“三害”之首。当他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时,“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具以情告”。陆云的一番话,使他痛改前非,自勉自励,“终为忠臣孝子”。故事告诉我们:人有了缺点,甚至是严重的错误,只要能够认识错误,下决心改正,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利国咯民的有用之才。
2.写法:文章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运用类比写法,侧面描写,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1.周处被义兴人看做是“三害”之一,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加引号的要摘引原文回答)2.周处是在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被人们当做祸患而决心改过的?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加引号的要摘引原文回答)3.是谁的教诲与开导,使周处改变了人生的态度和道路,而最终成为忠臣孝子的?
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加引号的要摘引原文回答)4.这篇文章通过周处 (此处填一四字成语)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很有教育意义。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加引号的要摘引原文回答) 周处读书台周处其人曾经为害甚于蛟和虎;
斩杀蛟和虎表现出武艺高强无比勇猛;
意识到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入吴寻二陆,虚心接受批评,遵从指点,知错就改,终为忠臣。?研讨研讨周处为什么能成为忠臣?
有自改意;
接受劝告;
一个人处身立世的主要问题在于“立志”,然后凭着毅力去坚持。主旨本文以周处的行动为线索,依次记叙了周处犯错、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和终于成为国家有用之材的故事,说明犯了错误的人,只要能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借鉴手法周 处
(少年)为害乡里(略写)除害知悔(详写)寻陆改励(详写)改 过 自 新
善 莫 大 焉详略得当 疏密有致峰回路转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凶强侠气”:从正面描写周处凶猛强悍和好斗的性格。
“为乡里所患”:从侧面写他对乡里的危害。
用山中之虎、水中之蛟正衬周处暴犯百姓之凶强,进一步表现周处的危害之大,“三横”“尤剧”也反映了当地群众对他的憎恶之情。菏泽市2014年中考试题(8分)6.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词(4分)
⑴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
⑵处遂改励。( )
⑶具以情告。( )
⑷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
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8.请用一个七字成语形容周处改过自新的可贵。(2分)答案:希望、 于是(就) 把 但是(可是、却)答案:况且一个人就怕不立志,(如果确立了志向)又何必担心美好名声不能传扬呢?阅读课文《周处》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浪子回头金不换随堂训练
是 时期 朝人 。 2、《世说新语》这部书记录了从 到
士大夫阶层的 ,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共分三十六门,课文选自《自新门》。《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汉末东晋遗闻逸事南北朝宋刘义庆 A 作者 ( )
B 编撰者 ( )巩固与练习:认为是祸害担心 害怕有时有人被成为一词多义为乡里所患
且人患志之不立
蛟或浮或没
或说处杀虎斩蛟
为乡里所患
义兴人谓为三横
终为忠臣孝子
义兴人谓为三横
乡里皆谓已死是称认为【分析课文】想一想1.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周处在乡里危害之大的。
2.课文结尾处写周处与陆云的谈话,有什么用意?
3.讨论:如何评价周处? 提示:作者写周处在乡里为害之大,首先是用概括的语言直接叙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接着,又将周处与蛟、虎并称,“义兴人谓为三横”,而特别点明周处“尤剧”,这就充分说明了周处在乡里为害之大的情况。 提示:课文结尾处,写周处同陆云的谈话,一是为了说明周处已有悔改之意,二是为了说明周处改过自新的重要原因是接受了陆云的劝告,三是为了借此阐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大凡犯了错误的人,只要能勇于认识 并改正错误,弃恶从善, 同样可以成为对国家和社 会有用的人。 提示:(1)周处在乡里为害之大甚于蛟和虎。(2)周处杀虎斩蛟表现出无比的勇猛。(3)当周处意识到自己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4)周处走访名士,遵从指点,终为忠臣。
肯定周处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 自主学习 1、文章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记叙了有关周处的哪几件事?
2、乡人把周处与蛟虎并列为三害说明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周处“为害乡里”
“斩虎击蛟”“改过自新”三个情节。表现了周处年少时危害之大。文章并没有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侧面描写,以百姓的口碑”表现出来。体现了文章叙事之简练,剪材之精当的特点。3、故事中周处有着怎样的“前后变化”?
周处的性格是在什么背景下改变的呢? (1)周处杀虎、斩蛟归来,看到乡里“更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面对此情此景,他才有了改过之意。
(2)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真正改过在于他自身有了改过的意愿,再加以陆云的鼓励。 合作探究 一、总结归纳周处的个性特点
一个__________的周处答案 总结归纳周处的个性特点
周处的形象丰满,性格鲜明,“凶强狭气”是少年周处的主要性格特征。为害乡里,被百姓所痛恨,表现他“凶暴强横”的一面;劝说杀虎斩蛟”表现他“争强好斗”的一面,而得“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则说明他的“侠气”中含有“狭义”“讲义气”“救人之难”的成分,否则,他就不会去替百姓除害,也不会良心发现“欲自修改”,这是他改过自新,“终为忠臣孝子”的性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