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佛三镇联考八年级(上)语文
期中检测题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
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句子。(3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如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哈(hǎ)达
以讹传讹:把本来就错误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B.丧(sāng)乱
悲天悯(mǐn)人:哀叹世事的艰危,同情人民的疾苦。
C.斑斓(lán)
如诉如泣: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小声哭泣,形容声音凄凉。
D.矜(jīn)持
弄巧成拙(zhuō):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3.仿照下列划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2分)
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
,
;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
4.默写填空。(3分)
①___________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巴东三峡》的作者刘大杰是我国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
)
B.《《游山西村》选自《陆游集》,作者是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他和范仲淹、苏轼都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
C.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游记体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名叫鲁滨逊的人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竞能奇迹生还的故事。(
)
D.《水浒传》中作者将大贪官高俅发迹的故事安排在全书的开端,目的是暗示“逼上梁山”,小说中王进亡命延安府,林冲刺配沧州道,杨志流落汴京城……都表现了这一点。(
)
6.下面语段中标有序号的句子共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6分)
雾霾害人,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①能否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为此,②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雾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实施的办法是在城市的所有高层建筑的顶部,装上喷雾喷头,向空中喷水雾,这样水雾在空中下降的同时,就吸附了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并把这些微粒带到了地面。③当然喷洒设备要进行定时控制——在夜深人静时延长时喷雾时间,在白天人们上班时停喷,以不淋湿行人的衣服为度。④不过,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而且风大之时效果差,不适合广泛应用。
A.第
处成分残缺,修改:
。
B.第
处不合逻辑,修改:
。
C.第
处语序不当,修改: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7—12题。(15分)
壶口的黄河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淘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志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赢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7.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正确的词语。(2分)
①
: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②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8.第①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2分)
9.第④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从语言、句式、修辞三个方面加以分析,3分)
10.怎样理解第⑥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11.第⑦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12.第⑧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即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17题。(15分)
成功的秘诀
①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②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功之巅的翅膀。
③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④历史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经验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愎自用,导致80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骄傲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⑤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13.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2分)
14.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5.请为选文第②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
16.简要分析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答:首先提出“
”这一分论点,然后采用
论证和
论证进行证明,最后收束本段,
这一分论点。
17.选文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18—20题(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日光下澈
澈:
②隶而从者
隶: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差互:
④以其境过清
清:
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20.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本文写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小石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
”(用文中句子作答)。
②第1段的“
”暗写源流,与第三段在内容上相呼应。文章第2~3段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是
。
③“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几句既是作者对小石潭环境凄清的感受,也是作者
的流露。
三、作文(40分)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成长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满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历经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但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请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要求:①字数不少于500字。②书写工整,不得抄袭。
(2)请以“
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在横线上填写“友情、阅读、父亲、篮球……”)要求:①题目或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②书写工整,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500字。
一、1、略
2、C
3、示例:①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励的影子;②一朵白云里有天空的影子,一次抚摸里有信任的影子。4、略
5、√√√×
6、A、②成分残缺,应在“水雾”后增补(“的办法”“的措施”等)。B、①不合逻辑,应删去“否”或“能否”。C、④语序不当,应将“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与“风大之时效果差”对调。
二、(一)7、①顶天立地;②不同凡响。8、(1)侧面烘托,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最有“中国味”。(2)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黄河的颜色,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9、(1)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3)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10、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站起来的黄河“像人一样活了”,形象地表现了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写出了经受壶口的考验后,黄河从此便无法阻挡,一往无前。11、①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②好处: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增加了内容的厚度。12、(l)壶口的黄河弥漫着黄色的漩涡,带有中国人的肤色。(2)壶口的黄河激流澎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3)壶口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二)1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2分)14、举例论证。(1分)举项羽、李白、李娜等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的观点,(1分)进而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15、所补充的论据能够证明论点,语句通顺,内容表达准确即可。(3分)示例:坚信中国人也能在世界田径赛场上扬眉吐气的王军霞,坚定信念,驰骋赛场,不仅打破了世界记录,还获得了世界田径最高荣誉——欧文斯奖。16、“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道理;举例。17、论证了“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2分)对上文进行了补充论证,使论点更明确,论证更严谨。(2分)
(三)18、略19、略20、①全石以为底;②“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由近及远。③政治受挫遭谪贬后的忧伤心情。
学校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