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物质的密度复习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物质的密度复习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23 21:42:25

文档简介

物质的密度复习(实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加强密度公式的应用
2、进一步巩固密度相关实验的评价及实验步骤
课堂导学:
【例1】.浙外一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 (1)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 (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 (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4)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 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是 (填序号)
【例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图甲为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3 ,图乙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图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指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
图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
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1】、小明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此时液面的示数为V1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g
(3)若所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3。,矿石的密度为    kg/m3。
【变式2】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1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
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倒出盐水的质量m2/g
盐水的体积 V/cm3
盐水的密度ρkg/m3
33
(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__ρ(选填“<”、“>”或“=”)
【变式3】小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小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 ;②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 cm3,此石子的密度是 kg/m3.
课堂检测
1、小亮的实验是“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他选择了三个体积不同,质量分别为89 g、178 g、356 g的实心铜块做实验。实验中,他用每次都盛有30 cm3水的量筒分别测出了三个铜块的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了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小亮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m/V)时,发现其中的一个数据测量有错误,这个数据应该是__ __(填该数据的数字和它的单位)。
小亮的困惑是:不清楚这个错误是怎样产生的。
请你帮小亮指出该错误产生的原因:___ _
2、小明同学利用如下器材测量合金块的密度:托盘天平、溢水杯、烧杯、合金块、足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横梁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把合金块放入天平左盘,在右盘内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 g.接着他又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0g.
(3)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再将合金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水中后的合金块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如图所示.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和水的质量为127g,则合金块的体积为 cm3
(4)通过计算可得合金块的密度为 g/cm3.
课后作业
1、晓松在参观一个容积为5×10 m3粮仓时,想知道这粮仓能装多少质量的稻谷。于是他取一小包稻谷作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2)取适量稻谷倒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称量标尺上的 ,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稻谷质量为 g。将这些稻谷倒入量筒中压实,测出它的体积为40cm3。
(3)稻谷的密度为 g/cm3,这个粮仓大约能装 kg的稻谷。
2、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3)按 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
(4)下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g/cm3)
34.1
16.8
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 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课件5张PPT。密度公式求质量求体积求密度,鉴别物质要测量物质的密度,应知道物质的哪些量?根据:质量体积天平量筒问题?
操作:a.放平b.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c.调平(调节横梁螺母)d.称量:左物右码;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e.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的指示值f.记录g.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数字+单位 使用托盘天平时,把天平放在 ,把
游码放在 处, 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 指在 的中线处,这时 。
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向 盘加减砝码并
调节游码在 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盘中砝码的 加上 , 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水平面上零刻线指针分度盘横梁平衡左右标尺总质量 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 体积的测量物体应不吸水、不溶于水V石=V2-V1条件?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用量筒 排水法测量物质的密度复习(实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加强密度公式的应用
2、进一步巩固密度相关实验的评价及实验步骤
课堂导学:
【例1】.浙外一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 (1)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 (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 (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4)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 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是 (1) (填序号)
【例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图甲为___20_cm3,石块的密度是2.4_×103__kg/m3 ,图乙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图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指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
图乙:____用手调天平__________。图丙:_实验结束没有把砝码归位___。
【例3】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游码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平衡螺母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BAC___ (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
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50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在称量过程中调平衡螺母。
【变式1】、小明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此时液面的示数为V1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A.B.D.E.C。(只填字母序号)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62 g
(3)若所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3。,矿石的密度为 3.1 kg/m3。
【变式2】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1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
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倒出盐水的质量m2/g
盐水的体积 V/cm3
盐水的密度ρkg/m3
117
84
33
30
1.1×103
(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ρ(选填“<”、“>”或“=”)
【变式3】小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小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 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② 用手拿砝码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23.4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 9 cm3,此石子的密度是 2.6×103 kg/m3.
课堂检测
1、小亮的实验是“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他选择了三个体积不同,质量分别为89 g、178 g、356 g的实心铜块做实验。实验中,他用每次都盛有30 cm3水的量筒分别测出了三个铜块的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了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小亮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m/V)时,发现其中的一个数据测量有错误,这个数据应该是70cm3(填该数据的数字和它的单位)。
小亮的困惑是:不清楚这个错误是怎样产生的。
请你帮小亮指出该错误产生的原因:_没有减去原来的30cm3
2、小明同学利用如下器材测量合金块的密度:托盘天平、溢水杯、烧杯、合金块、足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横梁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移动(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把合金块放入天平左盘,在右盘内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 81 g.接着他又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0g.
(3)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再将合金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水中后的合金块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如图所示.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和水的质量为127g,则合金块的体积为 27 cm3
(4)通过计算可得合金块的密度为 3 g/cm3.
课后作业
1、1.晓松在参观一个容积为5×10 3 rn3粮仓时,想知道这粮仓能装多少质量的稻谷。于是他取一小包稻谷作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选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2)取适量稻谷倒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称量标尺上的 游码 ,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稻谷质量
为 48 g。将这些稻谷倒入量筒中压实,测出它的体积为40c rn3。
(3)稻谷的密度为 1.2 g/crn3,这个粮仓大约能装 6×10 6 kg的稻谷。
2、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m2-m1)/V1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m3-m4)/V2
(3)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偏大 (填“偏大”、“偏小”),
(4)下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g/cm3)
34.1
17.3
16.8
20
0.84
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矿石的质量是_175.6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70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2500kg/ 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偏小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