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七章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练习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1-24 11:0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练习题及答案
基础练习
1.奥斯特实验证明, 周围存在着磁场。
2.安培定则:用_________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________极。21cnjy.com
3.如图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实验,小磁针的偏转方向跟______方向有关。

4.小涵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电和磁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结论:
(1)比较甲和乙可知: ;
(2)比较 可知: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5.根据如图所示的磁感线分布,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_______极;电源的A端是_________极。21·cn·jy·com

6.通电螺线管的附近放置了一枚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小磁针的a端为 极。www.21-cn-jy.com

7.如图6所示,开关S闭合后,螺线管的a端是 极(选填“N”或“S”),小磁针将沿 时针方向转动(选“顺”或“逆”)。2·1·c·n·j·y

8.图中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正确的是( )

9.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麦克斯韦 B.奥斯特 C.赫兹 D.法拉第
10.下列哪一组用电装置或元件都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
A.电熨斗、电解槽、电烘箱
B.电饭锅、电烙铁、电磁铁
C.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
D.白炽灯、保险丝、电炉
提高练习
11.如图所示,甲、乙两线圈宽松地套在光滑的玻璃a、b间用柔软的导线相连。当S闭合时,两线圈将互相 (填“吸引”、“排斥”或“都不动”)。

12.奥斯特实验当中,导线应该与小磁针 放置。
13.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实验中,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我们通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做实验来显示其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的是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分布情况,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推断: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与_______磁铁的相类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图中小磁针静止时指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用来研究通电直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装置是( )

16.如图是实验室电流表内部结构图,处在磁场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线圈会带动指针一起偏转。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中的电流越大,其所受磁场力越大
B.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C.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其转动方向不会改变
D.该装置利用了磁生电
17.小金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线圈指南针,将它放入盛有食盐水的水槽中(铜片和锌片分别与线圈两端相连后放入食盐水构成了化学电池,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浮在液面上的线圈就能指示方向了。关于该装置的分析错误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线圈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B.线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存在地磁场
C.利用该装置可以判断磁铁的南北极
D.交换铜片和锌片位置不会改变线圈的磁极
18.(多选)要使通电蹄形螺线管正上方的小磁针指向符合图甲中的情况,图乙中正确的是:( )

19.如图所示的螺线管P和Q,若电路中有电流,它们将相互( )

A.吸引,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N极
B.吸引,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S极
C.排斥,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N极
D.排斥,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S极
20.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中,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造成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一:可能是通电后导线产生的热量使空气对流引起。
猜想二:可能是通电后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引起。
(1)小柯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一,下到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将整个装置放在玻璃箱中进行实验
②将小磁针罩在烧杯中,导线置于烧杯上方并平行于小磁针进行实验
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3)如果实验中小磁针偏转不明显,请提供一条改进的建议_______。
【答案】
基础练习
1.通电导体
2.右 N
3.奥斯特 电流
4.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甲、丙
5.S 负
6.S
7.N 逆
8.A
9.B
10.C
提高练习
11.排斥
12.平行
13.铁屑 条形
14.B
15.A
16.A
17.D
18.BC
19.B
20.(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②③(3)增大导线中的电流(或增加干电池的节数、用多根直导线等)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