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一单元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一单元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7-13 09:11:4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动物排尿量少、气温40℃以上才出汗,则它生活的环境最有可能是 ( )
A.草原地带 B.沙漠地带
C.寒冷地带 D.热带地区
【解析】选B。本题的考点是生物对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的适应,“排尿量少,气温40℃以上才出汗”说明该动物有保存水分的特性,是适应干旱环境的特征,沙漠地带的特点就是干旱,故选B。
2.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是 ( )
A.植物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B.枫树在秋天落叶
C.草履虫能吞噬细菌净化污水
D.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沙漠化
【解析】选B。B选项 “枫树在秋天落叶”是为了减缓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对冬天低温环境的适应,其他几个选项说的都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1教育网
3.以下实例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
A.睡莲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B.仙人掌类植物根系发达
C.蚯蚓生活过的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
D.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一致
【解析】选C。A选项“睡莲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是为水下部分提供氧气,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B选项“仙人掌类植物根系发达”是为了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D选项“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一致”是动物的保护色,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选项“蚯蚓生活过的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说的是生物的生活对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较多,出现此生理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种生态因素造成的 ( )
A.空气 B.水分 C.光照 D.温度
【解析】选A。高原地区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稀薄,人体容易缺氧。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红细胞数量会代偿性增多,以增强血液运输洋气的能力。因此影响生活在高原上的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因素是空气,A选项正确。21cnjy.com
5.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的生活影响环境的是 ( )
A.生活在沙漠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生活在水中的王莲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C.灌木丛的湿度明显高于裸地
D.鼠妇受到刺激后会缩成球状
【解析】选C。A、B选项说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选项说的是生物的防御行为,只有C选项说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 21·cn·jy·com
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解析】选B。A选项说的是生物的节律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C选项“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说的是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D选项“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B选项“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因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热量和植物的叶镶嵌现象对阳光的遮挡作用引起大树底下温度降低,说的是生物的生活对环境的影响。故B选项符合题意。
7.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 ( )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
D.生物的生活能够影响环境
【解析】选C。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彼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联系,相互影响,故A、B、D的描述都是正确的,C选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是说生物任何时候都能适应环境,以雷鸟为例,它的羽毛因季节而异,春夏为有横斑的灰褐色,冬天就会换成白色,从而与环境保持一致,具有保护作用,表现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但如果冬天迟迟不下雪,雷鸟的白色羽毛反而使自己暴露在灰褐色的环境中,不利于躲避天敌,可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故C选项错误。www.21-cn-jy.com
8.下列实例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C.海豹的脂肪层可达60毫米
D.鸟类的卵具有坚硬的卵壳
【解析】选A。骆驼宽大的脚掌可以增大与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海豹厚厚的脂肪层能够抵御严寒,是对低温的适应;鸟类的卵有坚硬的卵壳可以防止水分的散失,是对陆地干旱环境的适应。A选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说蚂蚁在河堤上挖洞穴影响了河堤的牢固性,说明生物的生活影响环境,故A选项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二章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单元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学科 生物学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初一年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标准包括1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个一级主体,本节教学内容是第三个一级主体《生物与环境》下的内容。本节课需要建构的核心概念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课标的具体要求是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关系。(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位置是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的第二课时,主要作用是为建立生物圈的概念打基础,是在个体的水平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教学内容来讲,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举例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举例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通过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到构成环境的生态因素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从而为后面构建生态系统的概念打基础。本节课学习的基本流程:光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鼠妇分布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小结板书:二、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对奶牛生活的影响→小结板书: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种内关系→2种间关系→蚯蚓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适应的普遍性→2适应的相对性→3生物影响环境→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归纳总结本节课要点2、学情分析:对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学生在以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中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只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为主要的教学策略。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是分析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教学中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习生态系统打基础。 关于生物与环境的适应,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适应的普遍性,更要让学生认识适应的相对性。同时学生经常会错误的描述为生物为了能够生存下去而具有了某种特征,这种描述是违背生物进化论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描述的准确性,使学生逐步形成适者生存的生物学观点。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知识目标: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举例说出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教学难点】在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实验的过程中初步形成适者生存的生物学观点。【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装置,由学生判断本实验的实验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举例说出环境对生物影响的其他例子 回答问题:结论错误,阴湿即阴暗、潮湿,是两个变量。学生举例 复习设计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单一变量,同时引出新课
新课: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师导学:1、通过图片资料说明阳光、温度、降雨和植被对动物生活的影响。2、通过图片资料说明阳光、温度等对植物生活的影响。【板书】二、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回答问题:通过图片资料分析非生物因素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 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具有普遍性
新课: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过渡:分析奶牛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有哪些?它们对奶牛的生活有何影响?【板书】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通过图片,分析说明生物的种内关系有竞争和互助2、通过图片,分析说明生物的种间关系有竞争、捕食、共生和寄生等3、通过图片,分析植物、蚜虫、瓢虫和蚂蚁之间的关系 回答问题生物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引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认识生物因素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新课:生物对环境的实验和影响 教学过渡:通过图片资料分析蚯蚓与土壤的关系通过海豹的脂肪、水生植物的通气组织、骆驼对沙漠环境的适应以及沙生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说明适应的普遍性。通过雪兔和雷鸟的毛色变化说明适应的相对性。通过裸地、草坪、灌木丛的湿度对比,说明生物的生活影响环境。 分析说出:蚯蚓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蚯蚓增强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蚯蚓的粪便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引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理解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
教学反馈 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分析说明 认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
教学板书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二、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种内关系:竞争 互助2、种间关系:捕食 竞争 共生 寄生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4张PPT)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得出实验结论: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列举其他例子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短日照繁殖
长日照繁殖
光照
黄喉貂
山羊
夜间活动
蛾子
菜粉蝶
白天活动
阳光
家蝇在气温约6℃时开始活动,17℃时进入正常活动状态,17—28℃活动逐步旺盛;气温达到45℃时活动终止,46.5℃左右便会死亡。
温度
当孵化温度达32℃以上时,产生的稚龟全为雌性。
在29.4~29.5℃时,孵出稚龟的性比约为
1:1
温度
冬眠
夏眠
温度
肯尼亚动物大迁徙
降雨和植被
菊花秋天开花
二月兰春天开花
温度
南橘北枳
枳为乔木或灌木,枝多刺,果为球形,小且味苦,可入药。
光照
二、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此奶牛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有什么?
动物(同 异)、植物、微生物
它们对奶牛的生活有何影响?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种内关系:
竞争
种类互助
种内关系:
2.种间关系:
捕食关系
种间竞争
种间关系:
共生
种间关系:
寄生
寄生于人体皮肤的螨虫
茧蜂寄生于残锷线蛱蝶幼虫
种间关系:
巢寄生
种间关系:
寄生
种间关系:
菟丝子
蚯蚓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
蚯蚓增强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
蚯蚓排出的粪便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分析蚯蚓与土壤的关系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海豹主要分布在寒冷的两极海域
皮下脂肪可达60毫米
藕 叶柄
通气组织适应水生环境?
荷花
沙漠之舟
骆驼有哪些与沙漠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1、体温升到46℃才会出汗。
2、脚掌很大,生有宽厚的肉垫,减小对沙滩的压强。
3、驼峰储存脂肪和水。 4、眼睫毛很长。
5、可以开闭的鼻孔。 6、耳朵内密生长毛。
7、骆驼能在10分钟内喝下100多升水,每天排出的尿液不到1升。
请你分析沙生植物如何适应沙漠环境?
1、根系发达,吸收水分。
2、叶小、少,减少水分散失。
1、适应的普遍性
雷鸟
2、适应的相对性
雪兔
湿度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早晨 87.7 90.6 94.8
中午 55.2 65.5 69.9
3、生物影响环境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牛羊的粪便可为草施肥。
2、牛羊的适度啃食利于草的更新。
3、动植物的呼吸影响空气中碳-氧的平衡。
4、草的光合作用为牛羊提供食物和氧气。
5、草生长不好,影响牛羊的生长。
6、过度啃食草根,草原被破坏。
7、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草原的湿度。
8、植物的蒸腾作用能降低草原的温度。
9、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增加土壤的肥料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
环境
适应和影响
影响生活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