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1. 猜想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哪些物理量保持不变。
2. 讨论实验的基本思路。
3. 尝试设计实验方案,知道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所需器材。
4. 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记录表,收集并正确记录数据。
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打台球是同学们校外活动中非常喜欢的游戏,本节课首先通过视频《打台球》展示了各种花式台球的打法,令人眼花缭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探究物体间碰撞规律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课,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首先说明问题探究的必要性和探究的目的,鼓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提出探究的不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明确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数据,设计表格,记录数据。碰撞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要达到一个共性的规律,各种碰撞都应该涉及。但斜碰又不好操作,所以本实验只研究了一维碰撞的各种情况:不同质量的物体间的碰撞;不同能量损耗的碰撞。使同学们有一个对动量守恒定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实验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最后设计了一个典例探究,考查、训练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台球的各种花式打法 碰撞是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后,速度都发生变化。两个物体的
质量比例不同时,它们的速度变化也不一样。
那么,碰撞前后会不会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一、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一维碰撞:碰撞前后两个物体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3. 各种碰撞情景的实现:利用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设计各种类型的碰撞,利用滑块上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实现一维碰撞1. 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2. 速度的测量: ,式中 Δx 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 Δt 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上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气垫导轨方案二:摆球测速原理 如图把两个小球用线悬起来,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落下时的速度;测量被撞小球摆起的角度,从而算出被撞后的速度。也可以用贴胶布等方法增大两球碰撞时的能量损失。方案三:打点计时器测速原理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桌面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让小车 A 运动,小车B 静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个小车连接成一体(如下图所示)。通过纸带测出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 二、猜想碰撞中的不变量 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的速度的乘积之和是不是不变量?也就是说,关系式
m1?1 + m2?2 = m1?1′ + m2?2′ 是否成立? 或者各自的质量与自己的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之和是不是量?也就是说,关系式
m1?12 + m2?22 = m1?1′2 + m2?2′2 是否成立?还是有其他的可能? 也许,两个物体的速度与自己质量的比值之和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关系式
是否 成立?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 ( 两个 )、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实验器材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
1. 用天平称量相关物体的质量;
2. 安装实验器材;
3. 使物体发生碰撞;
4. 测量或读出相关物理量的数据,计算有关速度;
5. 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 3、4;
6. 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碰撞中的不变量;
7. 整理器材,结束实验。实验步骤1.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结论 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将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填入如下表格,然后探究不变量。实验记录及分析 a ─ 1(质量相等的两物体的碰撞)实验记录及分析 a ─ 2(改变被碰物的质量)实验记录及分析 a ─ 3(改变碰撞物的质量和速度)实验记录及分析 b(两物体开始都静止,相互作用后分开)实验记录及分析 c(两物体碰撞后粘在一起运动) 经过验证后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撞前后不变的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
m1?1+m2?2=m1?1′+m2?2′2. 实验结论1.保证两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2.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3.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4.碰撞有很多情形,我们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才符合要求。注意事项某实验小组选用水平气垫导轨、光电门等测量装置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仪器如图所示实验过程:
(1) 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
(2) 在滑块 1 上装上挡光片并测出其长度 L;
(3) 在滑块 2 的碰撞端面粘上橡皮泥(或双面胶纸);
(4) 用天平测出滑块 1 和滑块 2 的质量 m1、m2; (5) 把滑块 1 和滑块 2 放在气垫导轨上,让滑块 2 处于静止状态 (?2 = 0 ),用滑块 1 以初速度 ?1 与之碰撞(这时光电计时器系统自动计算时间),撞后两者粘在一起,分别记下滑块 1 的挡光片碰前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 t1 和碰后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 t2;
(6) 先根据 计算滑块 1 碰撞前的速度 ?1 及碰后两者的共
同速度?;再计算两滑块碰撞前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并比较大小。请完成以上表格。实验数据:m1= 0.324 kg m2= 0.181 kg L=1.00×10-3 m
速度单位:m/s0.09400.0930.1380.1360测量时间、距离等存在误差,由于阻力、气垫导轨水平等造成误差【答案】基本思路
(一维碰撞)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可能有哪些?
碰撞前后哪个物理量可能是不变的?需要考虑
的问题碰撞必须包括各种情况的碰撞
物体质量的测量(天平)
碰撞前后物体速度的测量(利用光电门或打点计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