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六学习主题
经济和社会生活
19课:近代民族工业
【学习目标】
张謇办实业为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历程;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趋势和原因;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
2.探究张謇的人生经历与时代背景的密切联系;阅读教材,结合相关历史素材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通过学习,画出民族工业发展的曲线,体验民族工业的艰难曲折,探究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3.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培养学生克服挫折的意识;学生获得启示,民族的独立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前提,和平的环境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
(2)实业家张謇
教学难点
: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学法指导】阅读理解、史料分析、自我展示、分组讨论等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自主检测(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是—————主要分布区——————,著名的企业
、
和
。(2).
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被称为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
和
。著名的企业家有
、
和
、
兄弟等。(3).著名的企业家张謇提出
的思想,创办了
,
和
公司。张謇重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提倡在
的前提下,引进外资;提出
口号,即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进实业;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和第一座博物馆
。2、我的疑惑:学生自主写出自己的疑惑,各小组组长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疑惑,把这些疑惑传递给老师,老师一并把有意义的疑惑呈现给所有同学。提示:以上内容为学生独立完成的预习内容。要求:上课前组长(或者科代表)把各个小组成员的疑惑交给老师查看。【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播放视频《企业家张謇》,导入新课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本目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作答
(出示小黑板上表格)原
因内因: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外因: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时
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创办者官僚、地主、商人主要分布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著名企业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同文书局等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①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第一内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这一萌芽尚未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但它毕竟是中国资本主义赖以产生的社会条件,在正常情况下,中国也将缓慢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第二外因,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因此在中国创办的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与近代企业。②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第一、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必然具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第二、发展不平衡,集中在轻工业和沿海地区;第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第四、发展短暂且曲折艰难;第五、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问题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辛亥革命后,这一情况有了较大改观。 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
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竟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最快(教师引导)同学们,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14年到1919年中国面粉出口呈较快的增长趋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问题2:
为什么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呢?材料一: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中华民国成立推动了民族经济的振兴。1912年,北京政府召开了全国工商会议,农商部长刘揆一主持会议,鼓励大家办实业。荣德生参加了这次工商会议,兴趣很高。他在会上发表三个提案:……均被大会通过。就在这一年,他们荣氏兄弟,一方面积极扩充茂新和振新,同时在上海与人合作筹设了福新粉厂。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各国粮食生产减少,纷纷向中国购买大量面粉。中国的面粉工业一时出现蓬勃发展景象,进入“黄金时代”。荣家企业有了更大发展,产品走向世界。外国常向茂新粉厂订购“绿兵船”牌面粉几万包或几十万包。荣家面粉畅销无阻,供不应求,远销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及南洋各国,售价大涨,盈利激增。材料三
:荣家企业的兴起与发展,与中华民族在近代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荣氏兄弟追随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潮流,走上“实业救国”道路,振兴民族经济,“为祖国努力”,表达爱国的情思。……1919年,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由于当时全中国掀起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发展成为带有全面抵制外货性质、防止进口和奖励国货的运动。……荣氏兄弟在此期间认清时机,积极活动,派员出国考察和订购机器,力谋扩展企业(1)、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扫清障碍;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提高,投资热情大增。(2)、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3)、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民族资本家的爱国心 3、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问题:为什么一战结束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就开始遭受挫折?[过渡讲述]在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最值得崇敬和缅怀的人是实业家张謇,他是那个时代感动中国的人。
三
企业家张謇(学生阅读第2子目,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
张謇人生道路转变的原因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清王朝的腐朽,要另走救国救民的新路。B.实业救国,振兴民族经济的爱国心的驱使。C.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为了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张謇先后创办了哪些实业张謇先后创办实业有:1899年创办大生纱厂,
1901年办了面粉厂和通海垦牧公司,1903年创办轮船公司、榨油厂、酒厂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先后创办了18个企业,参加9个公司的投资3.在教育上他又有何突出贡献 从他身上你看到了那些精神品质 4.以大生纱厂为例说说这些实业的主要经历想一想:(1)大生纱厂起步时面临什么困难?说明了什么?
(2)大生纱厂的结局怎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说明了什么?[材料一]
大生纱厂筹办时,遇到资金困难。张謇向官府求助,清政府却将闲置堆放了3年,且已经生了锈的4万多纱锭折价作为“官股”,以示对张謇办厂的求助。
几经周折,大生纱厂才建成投产。当张謇在面对资金问题时再次向官府求助,官府却不予理睬。[材料二]:1925年,大生企业因资金困难被债权银行接办,后来又落人官僚资本之手。
大生集团易手后,张謇虽有心东山再起,但终因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未及实现。1926年8月,张謇撒手西归。(教师过渡)从大生厂发展的一波三折,我们能得出认识是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受到内部和外来因素影响很大。特别是外来因素,当帝国主义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就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当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就会举步维艰,发展缓慢、甚至破产。大生纱厂可以说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张謇的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民族独立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前提,和平的环境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检测反馈
学以致用】1..(2007年宜宾)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
(
)
A.比较落后
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以重工业为主
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2..(2006年湘潭)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建的企业
(
)
A.新洋灰公司
B.上海申新纺织公司
C.福建面粉公司
D.大生纱厂3.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其时”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辛亥革命成功后C.抗日战争胜利后
D.洋务运动兴起后4、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描述中,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
(
)A.基础良好,发展迅速
B.先天不足,后天畸形C.先天不足,后天良好
D.基础良好,发展缓慢5.下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棉纺厂缫丝厂面粉厂一战前22家170家40多家一战后64家430家120多家 A.辛亥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5年,新科状元张謇在日记中写到:“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材料二
张謇在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时给各省的电文中指出:“窃念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已成者当竭力保存,未成者宜先事筹划。” 材料三
如右图请回答:(1)据材料一可知张謇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写下这段话的?日记反映了张謇当时怎样的心情?
(2)材料二体现了张謇倡导的什么主张?(不得照抄原文)结合学过的张謇事迹,你如何看待他弃官回乡办厂这一举动?(3)据材料三,概括1902-1927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及你作出判断的依据(均不得照抄图中数据)[总结提升
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
: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1、开始产生:19世纪六其十年代。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至一战前,列强资本输出和清政府放宽办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列强忙于一战,以及辛亥革命后推行的一系列保护和鼓励政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4、走向萧条:1937年
抗日战争
爆发后,战争破坏、日本侵略、英国排挤、封建束缚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5、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由于
内战
的影响和美货的泛滥,民族工业处于崩溃的边缘。2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
巩固拓展]1.你认为什么因素对中国民族企业打击最大?
2.
中国民族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呢?
【课后反思
自悟自励】
经济方面的知识对他们来说较枯燥,本课细节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主动,教学难度较大。
(
答案:1——5:CDBBD
6:1)《马关条约》签订(或甲午战败);痛心,愤懑,忧国忧民。(2)实业救国。张謇抛弃世俗偏见,身体力行实业救国;敢为人先,具有开拓精神;为国分忧,造福家乡为发展民族工业作出了贡献。(3)由上升、发展到发展减缓(或进入“黄金时代”到开始走下坡路)。(曲折发展)依据:新增工厂数和资产额从不断增加到逐渐下降。
阅读教材独立完成 观看视频激发兴趣再读教材完成表格同桌交流回答问题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结合材料,分析思考、回答问题大胆质疑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