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15·龙岩)历史老师制作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打一历史事件)。这则谜语的谜底应是(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2.2015·扬州)
“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忽必烈改制
3.(2015·济宁)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C.汉武帝——修筑长城
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
4.(2015·武威)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赖、班禅
5.(2015 山东潍坊)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经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
A.独尊儒术
B.实行汉化
C.开发江南
D.科举取士
6.(2015 内蒙古赤峰)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其内容属于(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7.(2015·桂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O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目的:抵御匈奴。
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要求答出两层意思,意思相近即可。
(2)匈奴、鲜卑、羯、氏、羌(任写两个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变化: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融合(意思相近即可)材料题: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资治通鉴》
材料二 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下图)
请回答: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依据材料一、二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的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
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坐。所谓席地而坐即以席为坐。在床、席上跪坐,其实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腿曲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积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久而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一旦属于高坐具的胡床传入,很快就受到部分汉人的欢迎。胡床最开始是一种以绳跳马连缀木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
——曹文柱、赵世瑜《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请完成:
(1)请体验席地而坐。
(2)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3.阅读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魏书》
(1)魏主是谁?
(2)改姓前后他的名字有何变化?
(3)改姓应该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后?
(4)造成这一历史事件出现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改鲜卑姓为汉姓,改鲜卑语为汉语,改鲜卑服为汉服。
(2)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1)(略)
(2)提示: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各民族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等。
3.(1)北魏孝文帝。
(2)由拓跋宏改为元宏。
(3)迁都洛阳。
(4)北方民族大融合。单选题: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2.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战争有关
(
)
A.巨鹿之战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由哪个少数民族所建立(
)
A.匈奴
B.鲜卑
C.氐族
D.羌族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大背景是(
)
A.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B.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C.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
D.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5.某班下课后,黑板上还留有历史教师的如下一些板书内容,据此判断出该教师这堂课讲授的内容应是中国古代史上的(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管仲改革的措施
D.晋文公改革的措施
6.新华网2010年8月5日报道:内蒙古破获一古墓被盗案,追缴200余件北魏珍贵文物。经专家鉴定,从随葬品的规格和古墓的地理位置判断,墓主人应该是一位鲜卑大贵族。假如这位墓主人的女儿生活在孝文帝改革后,其可能经历(
)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话 ④与汉族联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8.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对30
岁以下仍讲胡语者“降爵黜官”。孝文帝的这些措施是(
)
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C.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D.促进了民族融合
9.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B.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10.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有(
)
①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③增加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1—5
BBBBB
6—10
ACD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