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诞生的标志、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马克思及恩格斯革命活动的学习,了解他们对世界革命和社会的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学会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的历史学习能力。 2.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渗透时代精神的教育。
学情分析:
1.本课涉及理论的产生、理论的内容等知识,对学生而言内容相对陌生,理论性过强,有一定的难度。?2.本课学习的主体是高二学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不清楚,不感兴趣,甚至会产生某种反感。缺乏对问题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对经济史方面的知识储备欠缺,不太感兴趣。?基于以上学情,教学中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引导学生在了解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探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和评价历史的正确观点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做法:
通过课件展示下列材料:“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三、四名。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问学生:马克思有何贡献,得到如此高的地位?(因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导入新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讲授】新课讲授
设疑: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体系,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诞生呢?其客观条件有哪些?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固有矛盾日益暴露。问题探究: ?问题1 ? 马克思主义产生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开展)之间是怎样关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问题2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如何?(经济上绝对贫困,享有的政治权力有限。) ?过渡:工人的处境不但没有因为工业革命而有所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 ?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问题探究 ?问题1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多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根本上讲,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是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其次,工人阶级不成熟,没有斗争经验;更主要的是当时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 ?问题2怎样理解三大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 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革命理论指导,也为科学革命理论创立提供了经验教训。)(3)理论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二、伟大的友谊?导入课题:马克思与恩格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且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参与建党活动,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提炼信息,用提纲式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早年活动与他们之间的友谊)?1.马克思的伟大转变?理论研究: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后又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社会实践:任《莱因报》主编,广泛接触社会,了解人民生活; 思想转变: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成为共产主义者。?2.恩格斯的伟大转变?注重学习:中学没毕业被迫弃学从商,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革命实践: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3.伟大的友谊 ?三次会面:1842年,恩格斯前往英国途中路过科隆,在《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会面。1844年,恩格斯路过巴黎,第二次与马克思会面,两人充分交换了思想,在一切领域取得一致意见。1845年,他们在布鲁塞尔进行第三次全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 ?共同战斗: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加以科学的改造和吸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三、“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导入课题:(幻灯片)“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共产党宣言》何时发表?内容有哪些?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第一段:揭示规律:(资本主义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阐明使命、性质、特点(无产阶级的使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纲领和目的(党的纲领和目的)、专政思想(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第二段:批判种种社会主义流派;制定党的策略原则;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第三段:指出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重要性。 第四段: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历史意义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要明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合作探究 ?问题1 ?《共产党宣言》发表为什么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因为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阶段发展到科学阶段。 ?问题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略)?课堂小结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一两千年的演变过程,到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而欧美一些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向民主,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专制与民主,东西方的政治形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也埋下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祸根。板书设计:略
【活动】活动
问题探究:??问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开展)之间是怎样关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问题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如何?(经济上绝对贫困,享有的政治权力有限。)??过渡:工人的处境不但没有因为工业革命而有所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合作探究 ?《共产党宣言》发表为什么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因为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阶段发展到科学阶段。
【练习】练习
促进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 ? ? ? 11;B、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人类在19世纪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 ? ? ? 11;D、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与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不同是A ?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深度不同B 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不同C ?实现理想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不同D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认识不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有 ? ? ? ? ? ? ? ?①指导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②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各种空想的反动的社会主义观点 ?③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④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A﹒①③④ ? B﹒①②④ ??C﹒①②③ ? D﹒②③④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A科学社会主义者 ? B空想社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 D第一国际领导人
【测试】测试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2、下列哪项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C.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D.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
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发生的地点是(??)
①英②法③德④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提出:“我们只有一个口号‘人人自由平等!’”英国宪章运动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些要求表明( ???)
①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②当时工人的要求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③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已提上日程④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不包括( )
A.德意志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中国儒家思想????? D.空想社会主义
6、之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 )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C、吸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7、《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主张建立和谐制度
C.预言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8、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引起国内的革命运动,这方面的例证是
A、美西战争??? B、普发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意埃战争
9、如果人们参观“巴黎公社墙”、观赏“公社战士英勇就义”图,其感受应不包括( )
A.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的特殊??? B.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
C.当年阶级矛盾的激烈????????? D.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
10、巴黎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中,最能体现其阶级性的是( )
A.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B.民主选举公职人员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D.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
11、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缺乏经验
B、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工农联盟
C、没有及时进行追歼残余的斗争
D、资本主义上升发展是当时世界进步潮
12、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属于( )
A、突发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B、自觉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C、有纲领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D、有准备的武装斗争和阶级斗争
13.?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
A.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了新的国家机构
B.规定工作人员的年薪一律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
C.实行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
D.接管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
14.下列不属于《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有 ( )
A.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
B.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C.要求取得普选权 ????
D.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的历史必然
二、材料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一天下午他们打进了一家在桑尔附近的大工厂……工人们捣毁了价值一万镑的成套机器……他们不只是捣毁这几个地方的机器,还准备去捣毁全英国的机器。
──摘自《兰开夏事件》(当时人的通信)
材料二: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发生富者利诱、有权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惟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和平,我们坚信它也会带来繁荣。
──摘自1839年《全国请愿书》
材料三: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城内的蒙马特尔高地等处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被人发现。这时,警钟长鸣,一场革命开始了。……3月28日,巴黎人民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请回答:
(1)材料一他们采取什么斗争方式?反映当时英国工人斗争处于什么阶段?他们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
(2)材料二反映出欧洲无产阶级斗争方式有什么新的变化?具体要求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欧洲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方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三、问答题
16.公社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你认为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作业】作业
材料:“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 ?——《共产党宣言》?1、材料出处的作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2、上述材料指的是什么事件? ??3、这一历史事件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4、上述材料说明了这一事件的哪方面影响?它还引起了社会结构的什么变化?
课件27张PPT。心目中最伟大的思想家?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千年第一思想家爱因斯坦马克思马克思主义(Marxism)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巴黎公社革命(失败)
2、俄国十月革命(成功)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经济危机周期发生,激化矛盾(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名称、意义)(3)理论基础:19世纪早期人类
三大优秀理论成果(4)马、恩的主观努力:①理论研究与改造;②参与和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根本条件1、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基本矛盾暴露美国煤矿工人家里小孩与妈妈的对话:
小孩对妈妈说:“天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呢?”
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父亲现在失业了,没有钱买煤啊!”
小孩问:“妈妈,父亲为什么失业呢?”
妈妈回答:“因为煤太多了。”工业革命引起的深刻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革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工人处境恶化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831、1834法国里昂 工人起义1836-1848英国宪章 运动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科学理论在工人运动中产生三大独立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
会主义学说19世纪早期人类三大优秀思想理论公社蓝图“新和谐”欧文试图建立他理想中的共产主义公社;他创建的公社称为“新和谐”公社。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和三大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
会主义学说理论
来源组成
部分马、恩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
主要思想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列宁)这幅油画生动地反映了两位导师初次会晤时的情景马克思和恩
格斯在《新
莱茵报》编
辑部 (萨皮
罗作)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街头,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促进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B、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人类在19世纪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 D、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与革命实践A1、时间:1848年2、内容: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意义: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宣言》摘录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 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揭示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信念。《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无产阶级革命目的必须用暴力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
代资本主义。 客观规律(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阶级斗争(3)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无产阶级政权 (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5)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胜信念《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它是马、恩亲自写成的
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彻底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D、第一次较为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D自由、平等、博爱法国及时训练1.(2008年广东单科,20)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A.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工人运动的兴起
D.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建立BB3.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不同是
A 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深度不同
B 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不同
C 实现理想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不同
D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认识不同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有
①指导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②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各种空想的反动的社会主义观点
③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④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