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洋务运动客观作用,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实践的开端。
3.通过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认识到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大致了解了一些有关近代中国经济新变化。
教学重难点: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提问:鸦片战争后,有哪些原因促成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有何具体表现?
归纳:
原因:(1)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表现:(1)使中国家庭“纺”与“织”,“织” 与“耕”分离
(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教学目标2
从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与影响等方面来分析洋务运动,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讨论一: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
①只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根本原因;②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③顽固派的破坏;④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
讨论二: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有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理解两种说法的含义,联系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内容分析其影响。
思路引领:从洋务运动给民族工业带来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
归纳:
(1)积极影响:
①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对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②创建了三支海军,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③中国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了近代教育的先河,对于转变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开阔视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引进了西方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⑤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发展,客观上对外国经济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2)消极影响:
①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
②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
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
总之,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教学目标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年《捷报》卷12
【材料二】??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和锅炉……以于1887年(光绪三年)十月运到宁波。
【材料三】??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摘自《海关十年报告》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把有关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照抄材料原句)
(2)上面三则材料中所述的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请写出一个具有上述企业性质且符合材料一中生产方式的代表企业。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影响该种性质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掌握该性质企业的阶级力量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1)机器缫丝同手工缫丝业发生利益冲突;机器缫丝业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反对;缫丝厂存在污染环境和工人技术不熟练的问题。
(2)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代表企业是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3)中国民族工业既受到外国主义的压迫束缚,同时又与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对外来侵略的革命性,又有妥协性、软弱性。
小结和思考
历史学习的本质意义在于反思历史,以史为鉴。因此,对于洋务运动究竟是以肯定为主还是以否定为主,我们不做硬性规定和要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通过学习,我们得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
【课后思考】
有人说:“19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的近代商办企业,可说是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经济汪洋大海中的若干小岛,不但进程缓慢,而且规模小、设备简陋、产品也主要是轻工业品。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无力与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抗衡,处处受到制约。但是它最富有生命力,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最重大的影响。”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课件20张PPT。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点一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846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大都折本。”传统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还有什么表现?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表现:中国农副产品大量出口,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结合所学,概述材料现象产生的影响?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知识点一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首诗能提炼哪些信息?
A.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B.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C.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的发展
D.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实质
。理解自然经济的瓦解
鸦片战争后,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体过程非常缓慢,贯穿了整部近代史。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其动力主要来自西方的经济侵略和近代企业的冲击。自然经济的解体一方面使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他们生活极其艰难,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检测:高考调研试题知识点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 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问题】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答案】 现象:生产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
成因:列强侵略,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
影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角度2: 比较18—19世纪东西方的工业化
材料 下面是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1750—1900年)。
【问题】 根据材料,指出1750—1900年欧洲和中国的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答案】 趋势:欧洲上升(或增长),中国下降(或由升到降)。
原因:欧洲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建立与完善;进行两次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启蒙运动,自由主义兴起,近代科技的发展。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遭受西方侵略;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思想控制,如理学仍占统治思想地位,科举制的弊端,近代科技的落伍等。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表现和特点
1.变动原因
(1)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
(3)清末,统治者的思想和经济政策的转变(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指: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近代工业的产生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表现和特点
1.变动原因
2.变动表现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村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城乡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外国资本大量涌入。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倾销,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他们还在华兴办工厂等。--------外资企业
(3)官僚资本产生。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投资近代企业,官僚资本开始出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4)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开始有一些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表现和特点
3.变动特点
(1)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
(2)新兴社会阶层: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并发展
(3)生产管理方式制度的改变
(4)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知识点三 洋务运动19世纪 60—90年代,在“ ”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史料反映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通过引进西方的 ,镇压国内反叛力量和对抗外国势力,维护 的统治。先进技术清政府曾国藩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知识点三 洋务运动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近代企业中,其兴办宗旨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
A.天津机器制造局
B.发昌机器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大生纱厂A知识点三 洋务运动19世纪70~ 90年代清政府投资基本状况
据所学,指出清政府上述活动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目的:以“求富”解决“自强”所需的资金、原料。
作用:有利于军事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洋务运动的工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知识点三 洋务运动“旧轨”意指封建制度,“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对封建制度存在冲击作用的因素。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史学家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归纳拓展】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考向二 洋务运动在近代化中的历史作用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明统治阶级承认了“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2.经济上
(1)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2)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为基础的,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的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当时中国人重农思想依然
B.近代工业意识远未深入人心
C.近代工业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
D.沿海地区大都赞同近代工业B知识点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思考】(1)继昌隆缫丝厂是(性质) 企业;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答案 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2)右图显示至19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有哪几种类型的近代企业?(3)上述企业的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答案 外资企业;洋务派民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答案 多分布于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
较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较快,商品经济发展较好,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等。1.1872年,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角度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一 1846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材料二 下图为1913、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考点二考点一二、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2.历史地位
(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政治上,它伴随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