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课件(32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课件(32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6 13:45:35

文档简介

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理解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养民族感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情分析:
这一课的内容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一共涉及到三大块内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教材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难点多,而且难点大都带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比较抽象,所以在讲述的时候一定要深入浅出。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为重点;以“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为难点,做到抓大放小,突出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发展第一个高潮概况。
2.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
利用荣智健家族导入。
【讲授】讲授新课
二 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专题二的导语部分,找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五个阶段。
产 ???生? :19世纪60、70年代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短暂春天 : 一战期间
短暂发展 : 抗战前夕
巨大打击 : 国民党统治后期
[教师过渡]:这个专题的第一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第二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后三个阶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师提问]:让学生结合《天仙配》的唱词和教材中的那幅关于古代中国家庭纺织的图片,回答描绘了一种什么经济模式?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中这是自然经济
[教师过渡]:在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在经济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我们有请这节课的非常来客,她的讲述会使我们感触到这些变化。
非常来客:
我叫张三,生于1820年,在1840前,我一直过着幸福而又清贫的生活,白天我跟着父亲一起去田里干活,母亲就在家里纺纱织布。可是这种生活到1840战争发生之后就发生了变化。母亲她不织布了,她说自己织的布既费时间又不好看,还不如去买洋布划算,洋布又便宜又好看。父亲也同意了母亲的说法,他在田里改种了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他说这些作物可以拿去卖给同村的李二,李二是专门负责帮助洋人收购农作物的,等卖了钱以后,可以去洋行买几匹洋布,给我们做几件洋布衣服。
一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师提问]: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张三的讲述回答
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3)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结合李二这个人物解释一下买办的概念)
(4)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把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负责第二个问题,第二组负责第三个问题,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
2、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上面的示意图讲解上面的两个问题。
[教师过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促使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当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还有其他的原因。
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原因
1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中国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3 洋务运动的诱导
4 外商企业的刺激
结合有关知识对后三个原因作相关的讲述。
[角色转换]: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想要投资兴办近代企业,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如果条件具备了,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兴办,为什么?
[教师过渡]:同学们所想的是不是跟历史的事实相符呢,我们下面来看一下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
(二)概况
年代
19世纪60、70年代
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产生途径
两条途径
投资人
官僚、地主、商人(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著名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教师过渡]:到这里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第一次发展高潮)
[教师提问]:请大家结合教材思考,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第一次发展高潮的原因有哪些?
(一)原因
指导学生看书,从教材中提炼出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三个原因
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概况
(二)概况
结合张謇和荣氏兄弟的事迹进行评价,让学生能把人物命运和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思考,使学生了解个人命运和社会环境的密不可分,引导学生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
[教师提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
(三)发展的特点
展示《近代民族工业区域分布图》,引导学生得出
1、发展不均衡
①集中于沿海地区
展示《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引导学生得出
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展示材料
材料一?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 “俱用华人”,但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引导学生得出
2、发展艰难
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三 本课小结: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它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那就是机器生产;她也为中国的戊戌变法和后来的辛亥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作业】课后练习
四 课后作业:
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实质是(??? )
?A.由私人投资兴办???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C.机器大生产??????? D.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 )
A.19世纪50年代前后??????????? B.19世纪70年代前后
C.19世纪80年代前后??????????? D.19世纪90年代前后
4、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的资本主义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
?A.最先进的技术的传入???????? B.商品市场的扩大
?C.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D.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
5、不属于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是
①外资企业的刺激 ②洋务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的保护政策 ④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6、下列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同他们创办的民族工业有误的是
A.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 B.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C.荣宗敬,荣德生——新洋灰公司??? D.张謇——大生纱厂
7、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技术的传播??????????????? B.重农抑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8、材料解析题
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输入对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起了什么作用。
课件32张PPT。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895年1912年1919年1927年1936年1949年时间民族工业发展水平仔细阅读专题导语,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总体趋势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第一课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知识回顾与思考:(1)上图描绘了古代中国一种什么经济形态?这种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有所发展,但发展极其缓慢,且往往夭折、中断,为什么?条件:
自由劳动力
市场
资金
技术
政策农民
地主和贵族……
商人……
古代经济政策大都推行……
明清对外关系……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一、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②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开端,中国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同时也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材料二: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材料一、二:
1.材料一着重指出哪一手工业部门所受到的打击?
2.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对中国经济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
3.导致该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世界背景?
4.材料一中的产品有何特点?
5.“女红失业”,“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农村的劳动力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二) 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动(1)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加快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2)表现: ①中国农村、城市手工业破产
(耕与织分离,即家庭手工业同农业分离开来,是自然经济解体最主要的表现)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增加
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3)过程: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涌入城市面临破产的家庭纺织业思考: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影响:为近代民族资义的产生创造条件(商品市场+劳动力)有人说“中国的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从而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主要原因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原因: 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该厂由英商佛南于同治四年(1865)创办于上海虹口。它长期租用浦东的两个船坞,下设若干分厂… …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13.5%,第二年即升至 21%。上海英商耶松船厂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还是洋人会挣钱啊!我也要买机器,
建厂子,雇工人2.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洋务派、官僚、地主、商人 、买办、华侨等洋务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等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规模水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地区:沿海地区;主要分布的部门:轻工业三条途径(哪三条?)1878年,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创办发昌机器厂1873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1.列强侵略早,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2.便于引进机器、技术
3.交通便利
4.经济基础好 中国早期民族工业大都分布于哪些地区?分析原因。19世纪70
年代-甲
午战争前 50 470 2 20
1 8 9 5—1 9 1 3年民族工业分布图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1.时间:甲午战后(1895年)至20世纪初
2.原因:
①列强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②清政府因财政危机和偿还赔款,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③实业救国的热潮
3.表现:
1895年——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年——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平均速度为15﹪。
张謇江苏南通大生纱厂 荣宗敬
荣德生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河北唐山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
冯济川山西保晋矿务公司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创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政治上属于立宪派。张謇是“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倡行者,因而被誉为“状元资本家”。毛泽东说:“谈到中国民族工业,轻纺工业不要忘记张謇。”周学熙(1866-1947)袁世凯北京政府的财政总长。举办多种实业,与张謇齐名,有“南张北周”之誉。南张北周张謇(1853—1926)
江苏南通人  请设想一下:此后张謇的个人前途将是怎样?  张謇世代耕读传家。幼年聪慧好学,3岁启蒙,4岁入塾,5岁就能背全《千字文》,16岁考中秀才,33岁考中举人,1894年张謇再次应考,中了头名状元,并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实业救国“国非富不强,
富非实业不张”
“工苟不兴,国无不贫之期,民无不困之望,可以断言矣。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从1895年起,张謇前后花了5年时间,东奔西跑,用集资认股的方式解决了建厂房的资金,又在两湖总督张之洞的帮助下解决了纺织机器的问题, 1899年4月14日,大生纱厂正式开工,纺出了第一缕棉纱。大生纱厂开工不久,产品就供不应求,纱尚未纺出,已预购一空。投产第一年,获利银12万两,第二年获利银15万两。在1912年到1921年的10年间尤其在一战期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21年仅一、二两厂资本增加到360多万两,同时获利白银1600多万两。  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按照他“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1902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接着,于1905年创建了我国第一座民办博物苑,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1912年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后来,农、医,纺三所学校合并成为南通学院。 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墓主是中国正式废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的终结性人物之一。四十一岁时中状元,感受到大量与科举制度全然背逆的历史信息。他实在不错,绝不做“状元”名号的殉葬品,站在万人羡慕的顶端上极目了望,他看到了大 海的湛蓝。
——余秋雨《文化苦旅》荣德生荣宗敬荣毅仁 荣 智 健
香港中信泰富公司董事局主席荣氏家族 (4)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发展的影响: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社会的进步(经济基础)公车上书谭嗣同就义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壮大,为民主革命提供阶级基础,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4.影响:
它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政治力量逐渐成长起来,开始救亡图存运动。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1.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继承性。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自然经济的瓦解
手工业受到沉重打击
外资企业的创办
买办商人的出现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产生途径
表现
影响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鸦片战争后,洋货涌入中国市场,导致“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它所反映的实质是
A.内乱外患阻断了棉布外运 B.农民转向种桑养蚕
C.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D.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
2.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A.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 D.产于泰国的香米CA3.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B.五口开始通商
C.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4.阅读《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AA5.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以上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
C.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
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
6.下列哪些是属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①农业经济的发展 ②外商企业兴办,丰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④大官僚的爱国心驱使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C 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或代理人。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洋行,雇佣通晓外语,熟悉商情,有一定财力和信用的中国商人代办进出口具体业务,给他们一定的佣金,这些人习惯上被称之为买办。后来买办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中外贸易居间人,而开始为外国侵略者效劳,成为被洋商收买的代理人,成为西方殖民势力侵华的重要工具,把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侵略者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重要社会支柱。资料卡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