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一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一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6 17:4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从民主的性质看,古代雅典的民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怎样避开在一国特别是大国由民众直接治理的现实困难,又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治理提供了一个合理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代议制的含义? 代议制政体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政体)。在这种统治形式中,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组织本阶级成员甚至全体居民选出他们所信任的一些人作为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表该国的全体居民或其中的部分成员,行使国家和社会的立法和行政等重大国事的决策权和执行权。思考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约旦)民主共和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确立:
发展:
完善:
强化:2.过程  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   3.特点和作用1.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
的确立和完善《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内阁专横背景: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成立共和国(1649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年)处死查理一世(1649年1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阶级:资产与新贵族想想看:革命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查理一世被处死图)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克伦威尔独裁(1649~1658年)革命过程曲折反复,
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2、连线结对查里一世
克伦威尔
查里二世
威廉三世
詹姆士二世就任护国主
送上断头台
光荣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恢复天主教考考你?《权利法案》的内容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利?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权利法案》的内容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 英国王位的继承是根据长子继承权来决定的,即王位应先由现任君主的长子继承,然后才依次序轮到其他儿子,最后才轮到女儿。但是根据法律,英国王位的继承不是自动的,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Act of Settlement)规定,王位的继承是由议会来决定的,而非君主本人。《王位继承法》 17世纪后半叶以前的英国: 认为“君权神授”,鼓吹“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17世纪末以后的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政治权力的核心从英王逐渐向议会转移。(“两原则”,P105第三段)探究
《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颁布后,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有没有转移?三、小密室的演变-----内阁制的形成完善(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过程:枢密院小密室(内阁)责任内阁第一位首相思考:①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的时间?
②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的?
③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的?18世纪中叶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
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解散内阁,同时内阁也可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去留。“光荣革命”前后乔治一世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18世纪中叶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英王下院多数党组阁任命负责监督形式任命(权力中心)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尽管称呼一致,但阶级本质不一样。明朝是封建王朝,内阁既无法定的权利与职责,也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是封建性的。而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国王负责。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专题探究:看下边材料,思考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区别?1、“英国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应由哪一机构作出最终决定?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英国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3、 如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议会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学以致用:2003年春英国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如果你是英国保守党的领导人之一,想要取代工党的布朗上台组阁,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诸多条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最关键的是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获得选举的胜利 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阅读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1 、背景.①.原有选举制度的不足,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和积极斗争.②.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③.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总的来说:对象:不断扩大。财产资格:不断降低。地区:不断扩大。年龄:不断降低2.内容.放宽对居民财产的限制.重新分配议席.3.评价:积极: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局限: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强化:内阁专横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掌握了一部分立法权;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议会对内阁的监督和控制也变得极其微弱内阁的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19C70S)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上述材料说明英王的什么地位? 阅读回答: 答:君主“统而不治”;议会居权力中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统而不治”
内阁对议会负责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监督内阁(3).不同政党和阶层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斗争相对有序.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1).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有利于科学决策. 2.作用: 确立:《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的扩大)
强化:内阁专横2.过程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3.特点和作用1.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
的确立和完善思考: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①连续性特点。(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②渐进性特点
旧机构、旧制度——新机构、新制度
③创新性特点
适应社会新变化、新需求
旧制度调整、改造——推陈出新课后探究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清 康熙帝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生死者。 ——清 乾隆帝
请思考:中国清朝康乾时期的政治体制与英国的有什么本质差别?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一切都由法律规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君主立宪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