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西游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所读的《西游记》,提高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2.理解体会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初步了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或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有些许的了解,特别是通过影视作品中得知,但大多都是情节的掌握,缺少语文素养中言语的体会,特别是小说中通过具体的语言描述人物的形象,理清文章的思路和情节,为故事的发展铺路的作用。名著类的文学作品需要深入文本,从文本中寻求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
3重点难点
1.理解体会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初步了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或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交流“四大名著”。今天我们来“诵大唐圣僧,千辛万苦、斩妖除魔,万里西天取真经。”
活动2【活动】讲解作者,了解背景。
(一)简介作者吴承恩。
提到《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熟悉,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为优秀的神话小说。
(二)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1.《西游记》是一部小说,全书共回,它的作者是朝的。
2.《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历时年,历经了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3.《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玄明C、唐三藏4.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
5.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 B、沙悟能 C、猪刚鬃
6.孙悟空的本领中哪一项不是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的?()A.筋斗云B.七十二变C.火眼金睛D.长生不老之道
7.孙悟空的武器是“如意金箍棒”,它的重量是()。A.三千六百斤 B.七千二百斤C.一万三千五百斤 D.三万六千斤
8.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
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
9.孙悟空的名字是谁起的?()
A、玉皇大帝 B、唐僧 C、菩提祖师
10.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
活动3【讲授】品析小说的情节要素。
过渡:这部一共100回,记录了100个精彩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我们下面一起来讲故事。
(一)学生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章节的情节。
学生介绍……
(二)共同讨论交流故事情节的特点。
1.环环相扣,让情节带动故事发展。2.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激动人心。
3.设置矛盾与解决矛盾,丰富内容。4.升华故事,读起来意犹未尽,境界深远。
活动4【活动】品析小说的人物要素。
过渡:每一个精彩的故事都塑造的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一起交流故事中的人物。
1.请对你喜欢的人物形象(师徒四人、仙、佛、魔、妖)进行分析。
(提醒学生:1、要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2、评价要有依据,主要是分析原著中相应的内容;3、抓住主要性格特点,抓住其典型特点;4、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2.教师小结:
我们看人要看主流,则其善者而从之,特别是正面面人物,唐僧师徒四人都是正面人物。
活动5【活动】品析小说的环境要素
过渡:人物和情节是小说故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地引人入胜,往往会安排一些环境的描写。
(一)交流出示:
1.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zhāng)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mǎng),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节选自《三打白骨精》
2.殿上君王归内院,阶前文武转衙门。千秋宝座都吹倒,五凤高楼幌(huǎng)动根。风起处,惊散了那傲来国君王,三市六街,都慌得关门闭户,无人敢走。——节选自《龙宫借宝》
(二)师生交流环境描写的作用。(埋下伏笔,为故事情节的发展铺垫。)
(三)除了环境描写中的语言工整对仗之外,也体现在了原著的《西游记》中的目录上。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活动6【测试】交流名著阅读的方法。
这一节课和同学们一同走进了《西游记》,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奇妙绚丽的神话天地。同时,我们来学会了阅读小说名著的一些方法:抓住曲折生动的情节、典型鲜明的形象、丰富奇特的想象、优美对仗的语言……
活动7【练习】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其实,生活中鉴赏名著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听歌、看电影、看戏剧、看动画片等。
活动8【作业】课外作业,能力提升
谈一谈《西游记》给我们生活上带来了哪些启示?
课件15张PPT。 西游记四大名著
诵大唐圣僧,千辛万苦、斩妖除魔,万里西天取真经。 1.《西游记》是一部 小说,全书共 回,它的作者是 朝的 。
西游内容我知道2.《西游记》讲唐僧师徒历时 年,历经了 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3.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又唤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4.沙僧也叫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被贬下界,在____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5.书中孙悟空是在( )借来宝丹( ),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A.如来 定风丹 B.灵吉菩萨 定风丹
C.观音菩萨 定风丹 D.弥勒佛 金饶6.书中去西天取经的高僧叫( ),是( )转世。
A.唐玄奘 佛祖 B.唐玄奘 金蝉佛子
C.陈玄奘 佛祖 D.陈玄奘 金蝉佛子7.《平顶山窃宝》一回出现的妖精 和 原来是( )的弟子。
A.太上老君 B.孙悟空
C.观音菩萨 D.如来佛 这部书一共100回,记录了100个精彩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我们下面一起来讲故事。
学生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章节的情节。
西游故事我来讲1.环环相扣,让情节带动故事发展。
2.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激动人心。
3.设置矛盾与解决矛盾,丰富内容。
4.升华故事,读起来意犹未尽,境界深远。情节 请对你喜欢的人物形象(唐僧师徒、仙、佛、魔、妖)进行分析。
提醒:
1.说一说你喜欢的人物;
2.读一读书中的主要描写;
3.品一品人物描写的特点。西游人物我来评
人物和情节是小说故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地引人入胜,往往会安排一些环境的描写。西游语言我来品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zhāng)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mǎng),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节选自《三打白骨精》
诸般买卖无商旅,各样生涯不见人。殿上君王归内院,阶前文武转衙门。千秋宝座都吹倒,五凤高楼幌(huǎng)动根。风起处,惊散了那傲来国君王,三市六街,都慌得关门闭户,无人敢走。——节选自《龙宫借宝》
环境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曲折生动的情节
典型鲜明的形象
丰富奇特的想象
优美对仗的语言
……
阅读小说名著的方法 《西游记》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生活上的启示? 其实,生活中鉴赏名著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听歌、看电影、看戏剧、看动画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