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读书兴趣。
2.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3.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4.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从中受到启发。
2学情分析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情节生动、奇幻、曲折,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一起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特别是《西游记》被赋予儿童趣味的动画片,更是吸引了全国少年儿童。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他们也都多次看过《西游记》这部电视连续剧。因此,老师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这部名著,让学生体验阅读这些故事的乐趣,学生一定会喜欢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名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从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4教学过程
一.聊一聊《西游记》知多少
导语: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吧,读过这部小说的请举手;看过《西游记》这部电视剧的请举手,看过两遍的请举手,看过五遍以上的请举手。
师:老师和大家一样也是《西游记》的忠实粉丝,《西游记》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师: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是什么 你会唱吗 请唱几句。
师:大家读过《西游记》这部书又看过电视剧,想必大家对《西游记》一定非常熟悉,今天老师来考考大家,看你们了解多少,好吗 请听题:
1.《西游记》这部书共写了多少回
2.《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谁
3.请说出唐僧收徒的先后顺序。
4.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来是谁的坐骑
5.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到了哪些本领
6.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重多少斤
7.孙悟空一个筋斗云能翻多远
8.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什么
9.沙和尚的法号是什么
10.唐僧西天取经耗时多少年
难度加大,敢挑战吗 请听题:
1.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那副对联是什么
2.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而灾难薄上只记录了八十难。请问:这八十一难是什么呀
3.师徒四人取经成功后,分别被封为什么
4.英雄也有落泪时,只是未到伤心处。孙悟空在什么时候掉过泪
5.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什么
二.出示《西游记》这部书
1.板书书名,简介作者
2.如何阅读《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
三.回顾阅读方法
导语: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读书也读了不少书,那么当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你通常是怎么读它 说说你的读书方法,或者有什么想提醒同学在阅读时要注意什么
生:交流读书方法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读书方法,大屏幕出示: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1.观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2.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3.采取浏览法、跳读法阅读,把握大意;
4.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也可以查资料或请教别人;
5.摘录好句子、批注、写感想等。
四.介绍“五读”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读书法——“五读”法。尝试用它来阅读这部名著,好吗 想知道是哪“五读”法,请看大屏幕:
“五读”法:1.读封面;2.读作者简介;3.读序文;4.读内容提要;5.读目录。
1.读封面:a:从封面上了解版本方面的信息;
b:书名:介绍华罗庚读书的小故事;
C:读《西游记》这个书名,你读出了什么
2.读作者简介:指名读作者简介,了解吴承恩;
3.读序文:自序和他序。
4.读内容提要:向读者介绍本书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便于读者了解选购。
5.读目录:大致浏览一下书的目录,看看对哪些内容感兴趣 可以选读。
过渡:同学们以上就是我们拿到一本书,最起码要读的内容,其实大家都知道书是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也没有必要,有些书我们只要翻翻、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有些书,特别是一些经典的名著像《西游记》等名著,我们就要认真阅读,对于一些经典的片段还要细细地、反复地去读去品味呢。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请看大屏幕出示: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宵宫尽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
——
选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1.自己默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小组讨论,并选个代表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3.学生交流。
过渡:刚才大家在读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扩充了故事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这正是读经典片段的一种方法。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过渡:传神的描写,精炼的语言,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怪不得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对《西游记》作了这样的评价。请看大屏幕:
《西游记》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皆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斗志,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
五.结束语:
是呀!《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老师希望没有读或没有读完的同学去读并读完它;读过的同学不妨再读几遍,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老师还希望你们用今天学到的读书方法: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经典片段——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以及“五读”法。走进其他名著。老师更希望你们记住老师送给你们的两句话: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最后老师祝愿你们都能成为最美丽、最幸福的爱读书的孩子。好吗 谢谢大家!
六.作业:
1.唱一唱:《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2.说一说:假如让你来组建你的西游取经团队,你会选择哪些人
去,为什么
3.写一写:写一回属于你的“西游记”看谁想得奇特,写得精彩。
附:板书设计:
《西游记》
作者:明代
吴承恩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经典片段——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
教后反思:
学生阅读原著有一定的困难,但他们对《西游记》非常感兴趣。本节课重点是向学生介绍读书的常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平时拿到一本书该怎么读。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能尊重学生的感受,做到及时引导和点拨。当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能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导,启发他们合理地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读书的方法。我相信书的厚度一定能垫起他们人生的高度。
4.1.2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西游记
一.聊一聊《西游记》知多少
导语: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吧,读过这部小说的请举手;看过《西游记》这部电视剧的请举手,看过两遍的请举手,看过五遍以上的请举手。
师:老师和大家一样也是《西游记》的忠实粉丝,《西游记》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师: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是什么 你会唱吗 请唱几句。
师:大家读过《西游记》这部书又看过电视剧,想必大家对《西游记》一定非常熟悉,今天老师来考考大家,看你们了解多少,好吗 请听题:
1.《西游记》这部书共写了多少回
2.《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谁
3.请说出唐僧收徒的先后顺序。
4.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来是谁的坐骑
5.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到了哪些本领
6.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重多少斤
7.孙悟空一个筋斗云能翻多远
8.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什么
9.沙和尚的法号是什么
10.唐僧西天取经耗时多少年
难度加大,敢挑战吗 请听题:
1.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那副对联是什么
2.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而灾难薄上只记录了八十难。请问:这八十一难是什么呀
3.师徒四人取经成功后,分别被封为什么
4.英雄也有落泪时,只是未到伤心处。孙悟空在什么时候掉过泪
5.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什么
二.出示《西游记》这部书
1.板书书名,简介作者
2.如何阅读《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
三.回顾阅读方法
导语: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读书也读了不少书,那么当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你通常是怎么读它 说说你的读书方法,或者有什么想提醒同学在阅读时要注意什么
生:交流读书方法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读书方法,大屏幕出示: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1.观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2.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3.采取浏览法、跳读法阅读,把握大意;
4.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也可以查资料或请教别人;
5.摘录好句子、批注、写感想等。
四.介绍“五读”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读书法——“五读”法。尝试用它来阅读这部名著,好吗 想知道是哪“五读”法,请看大屏幕:
“五读”法:1.读封面;2.读作者简介;3.读序文;4.读内容提要;5.读目录。
1.读封面:a:从封面上了解版本方面的信息;
b:书名:介绍华罗庚读书的小故事;
C:读《西游记》这个书名,你读出了什么
2.读作者简介:指名读作者简介,了解吴承恩;
3.读序文:自序和他序。
4.读内容提要:向读者介绍本书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便于读者了解选购。
5.读目录:大致浏览一下书的目录,看看对哪些内容感兴趣 可以选读。
过渡:同学们以上就是我们拿到一本书,最起码要读的内容,其实大家都知道书是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也没有必要,有些书我们只要翻翻、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有些书,特别是一些经典的名著像《西游记》等名著,我们就要认真阅读,对于一些经典的片段还要细细地、反复地去读去品味呢。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请看大屏幕出示: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宵宫尽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
——
选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1.自己默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小组讨论,并选个代表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3.学生交流。
过渡:刚才大家在读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扩充了故事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这正是读经典片段的一种方法。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过渡:传神的描写,精炼的语言,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怪不得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对《西游记》作了这样的评价。请看大屏幕:
《西游记》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皆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斗志,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
五.结束语:
是呀!《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老师希望没有读或没有读完的同学去读并读完它;读过的同学不妨再读几遍,每一次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老师还希望你们用今天学到的读书方法: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经典片段——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以及“五读”法。走进其他名著。老师更希望你们记住老师送给你们的两句话: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最后老师祝愿你们都能成为最美丽、最幸福的爱读书的孩子。好吗 谢谢大家!
六.作业:
1.唱一唱:《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2.说一说:假如让你来组建你的西游取经团队,你会选择哪些人
去,为什么
3.写一写:写一回属于你的“西游记”看谁想得奇特,写得精彩。
附:板书设计:
《西游记》
作者:明代
吴承恩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经典片段——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
教后反思:
学生阅读原著有一定的困难,但他们对《西游记》非常感兴趣。本节课重点是向学生介绍读书的常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平时拿到一本书该怎么读。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能尊重学生的感受,做到及时引导和点拨。当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能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导,启发他们合理地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读书的方法。我相信书的厚度一定能垫起他们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