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青春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青春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25 18:5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语文
试题卷

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在城市里,光阴是停
(zhì)的。于是人们在公园里,建造亭台轩榭,打造感受季节的优雅空间。曲径通幽处,一池夏荷正出
(yū)泥而不染;而那些年轻的父母俨然把公园的行走当作一件陪伴孩子成长的最美好的差(
)使。你看,孩子在那绿树下蹒(
)跚,年轻的父母洋溢着浓浓的笑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王子》是一个奇迹,精美而又质朴,不落丝毫庸俗之气,宛若一块浑然天成的美玉。
B、爱情、友情是人生的美酒,若能经受住漫长岁月的考验,就会孕育出浓浓的亲情来。
C、阳明山公园有如台北市民的世外桃源,一入园区,尘嚣一扫而空。
D、那天夜晚,他弹着吉他,低吟浅唱,低眉顺眼,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
3、古诗文填空。(10分)
(1)夹岸数百步,中午杂树,


(2)王绩在《野望》中说:“

。”意思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
(3)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望着洞庭湖“

”声势浩大的景象,不由得随心吟出“

”,道尽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他人援引的心情。
(4)读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提醒交友之道——与有学问的人交往有助进步。
(5)吟诵《长歌行》,“

”提醒着我们,年少不努力,生命的丰盈就无从生长,那么除了悲伤你一无所有。
(6)杜甫《春望》中说“

”,告诉我们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才有宽阔的视野。
(7)人在旅途,情入心来。一是乡愁的牵扯,
崔颢在《黄鹤楼》说“

”;二是友情的执着,李白在《送友人》中说“


;三是亲情的绵长,杜甫在《春望》中说“

”。
4、读文学常和名著阅读。(8分)
(1)《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哲学家
。(1分)
(2)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长廊中,现当代作家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如塑造了一个抗日老英雄的

》(填作品名)
。(1分)
(3)阅读《水浒传》中的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①这是小说中的哪个故事情节?请在15内字概括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2分)
②网友说鲁智深是小说中很有“义气”的人物,你赞同这种评价吗?结合本情节和你阅读的其它情节阐述你的理由。(4分)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12题。
(一)


夏夜桥头,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引来许多纳凉的人们。
桥下的河边,一阵悠杨的笛声传来,随即和上了一段柔美的二胡,接着几个老人
便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原来是几个头发斑白的老人在切磋技艺。
老人们的兴致很高,谈笑风生,又拉又唱,吸引了许多观众。连一个衣衫褴褛、满面肮脏、身上还散发着一股股臭味的乞丐也凑了过来,入迷地听着。
老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拉二胡的,听别人喊他“胡局长”或“老胡”,大概没退休之前是个局长。老胡持弓一拉,指间便流淌出舒缓、柔美的音色来,听得人仿佛身上一凉,暑气顿消。
一曲终了,围观的人喝彩起来。一个老头抢着说:“老胡不但拉得好,这把琴也珍贵呢,值两三千块呢!”
众人“啧啧”称奇,老胡的脸上溢出得意来,他解释这琴为什么这么贵,他说琴头是象牙,琴杆是黑木,这蒙的蟒皮可不是一般的蛇皮,而是蟒的颈皮——试想,一条蟒蛇的七寸之处的皮能蒙几把二胡?这都是珍贵之物所制,故而值钱。众人又是一番惊叹。这时,忽然一个不和谐的尖尖的声音插过来:“琴是好琴,可惜废了。”人们一看,原来是那个乞丐在说话。
众人立时哑然,先前说话的老头儿显见是个爽快人,他反问道:“怎么废了?”乞丐说:“二胡这东西属贱,要越拉越好,不拉就算废了。三年不拉,便是废琴;十年不拉,便是死琴了。”
人们一听还有些讲究,但有几个年轻人挑逗乞丐:“你既然懂琴,想必也会拉,你就拉一段,我们听听。”
乞丐连忙推辞,那老头儿却不由分说,从老胡手里抢了二胡就往乞丐手里塞。乞丐拿了琴也就不再客气,他在台子上正了正身子,调试了几下音,手腕一动,立刻就令人感到是个内行。
琴声响起,听众马上分辨出和老胡拉的完全不一样,老胡拉得单调、轻飘,仅仅是成调而已,而这个乞丐却拉得厚重、连绵、凄婉、如怨如诉,把音符当作一支支利箭,射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人们再看乞丐,不禁大吃一惊!月光下的乞丐乱发飞扬,双目炯炯,与先前的模样判若两人!乞丐昂首挺胸,意气风发,风神气韵俱佳,显出一个音乐大师的气概;一摆头、一抖弓,一弹指,莫不潇洒自如,顾盼神飞,把一群人都看得呆了,听得呆了!连月亮也似乎听得醉了!一曲终了,乞丐凝然不动,最后一个音符还在他的指间环绕盘旋。人们还看到他的额头和面颊闪动着细密的亮光,虽是夏夜,但这河边甚是凉爽,人们早已落了汗,却见乞丐浑身湿透。
之后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静。
等人们反应过来让他再拉一曲时,他已经摆着手,趿拉拖鞋飘飘而去。夜深了,凉气出来了,众人都散去了。
老胡回到家,找出一块净布,把二胡擦了又擦,才郑重其事地放入琴盒。
5、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6、文中运用对比手法,请找出两处对比,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7、试简要分析划横线的“把音符当作一支支利箭,射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这句话的妙处。(4分)
8、为什么衣衫褴褛的乞丐拉出的琴声比地位尊贵的老胡更动人?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经验,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
花朵里的“鸿门宴”
水桶兰,就是一种让人快要惊掉下巴的智慧植物。水桶兰的唇瓣,既像水桶,又像婴儿摇床,它的智慧是从花瓣打开的那一瞬显现的。随着花瓣的舒展,从花中心腺体部位流出的花蜜,渐渐汇集到水桶状的唇瓣里。
这花蜜,从气味到形状,都像是我们食用的香油。花蜜的味道,在花瓣张开的过程中,逐渐散发在水桶兰周围的空气里。将四周的植物邻居、小昆虫和水域,全都笼罩在里面,甚至连8000米之外的雄性尤格森蜜蜂也被吸引过来。
在香味路标的指引下,雄性尤格森蜜蜂急火火赶来。这些蜜蜂来这里并不是为了采蜜,而是为了早一点获得“爱情”。为了吸引异性,雄性尤格森蜜蜂懂得采集“催情剂”——水桶兰花朵分泌出的蜜汁。
赶过来的尤格森蜜蜂先停落在“水桶”的边缘,开始用前腿伸入桶内蘸上蜜汁,一下又一下,仔仔细细地涂抹到身体,为自己做一个蜜汁SPA。可水桶边缘太滑了,一不小心,蜜蜂就滑入水桶兰的蜜汁里。蜜蜂终于“上钩”啦,这才是水桶兰不吝制造如此浓香蜜汁的真正意图!
身陷“蜜池”的蜜蜂,在桶内拼命挣扎,但水桶的倾斜度和黏滑的桶壁,都令蜜蜂绝望。这种茫然且绝望的舞蹈,眼看着就要以蜜蜂的精疲力竭而画上句号。这个时候,水桶兰觉得时机已经成熟,这才“协助”蜜蜂踏上“逃亡之旅”——给它展示唯一的一条活路,水桶的一侧有一个通向花粉管的喷嘴状开口,这开口也是为蜜蜂量身定做的!
慌不择路的蜜蜂,一旦进入花粉管,花粉管就会像弹簧那样不断紧缩,阻碍蜜蜂的快速逃离。花粉管的终端是水桶兰的花粉囊,雄蕊就藏在里面。在蜜蜂被困在花粉管内挣扎的大约10分钟的时间里,水桶兰可以从容地分泌出一种胶水,将花粉牢牢地粘在蜜蜂的背上!
大约10分钟后,背着花粉的蜜蜂终于爬了出来。待蜜蜂晾干翅膀,它又可以重新飞翔时,蜜蜂似乎已经忘了自己刚刚经历的垂死挣扎。它又会在另一朵水桶兰蜜汁的引诱下,再次跌进另一桶花蜜里,重复表演滑入、挣扎、小孔逃生等一系列由水桶兰设计的“动作剧”。
不同的是,这朵花会用花粉管顶端的一种特殊设备,获取蜜蜂背上携带的花粉,将它完整“搬运”到雌蕊柱头上——至此,水桶兰完成了异花授粉。
年复一年,水桶兰在属于自己的小小水桶里,对尤格森蜜蜂开设“鸿门宴”,演绎着有惊无险而结局美好的生存策略,传宗接代。
虽然,水桶里在最后关头“救助”蜜蜂带有某种功利性,但如果尤格森蜜蜂无欲无求,也就不会被水桶里一步步牵着鼻子走,还是蜜蜂不懂得“无欲则刚”的道理啊。
然而,大千世界谁又能真正做到无欲无求呢?自然界这种奇妙而滑稽的互助协作关系,能够代代传承,或许还有我们未解的秘密。所以,如果在被人利用、成人之美的同时,还能惠及自身,也算是一种双赢吧。
9、文中说水桶兰是“一种让人快要惊掉下巴的智慧植物”,具体表现在哪里?请分点概括。
(4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①花蜜的味道,在花瓣张开的过程中,逐渐散发在水桶兰周围的空气里。
②在蜜蜂被困在花粉管内挣扎的大约10分钟的时间里,水桶兰可以从容地分泌出一
种胶水,将花粉牢牢地粘在蜜蜂的背上!
11、文中出现的“爱情”“上钩”“逃亡之旅”“动作剧”“鸿门宴”这些文字,具有怎样的表达作
用?(3分)
12、从花朵里的“鸿门宴”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3分)
三(25分)
(一)根据课内古文,完成13——14题。(6分)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其两膝相比者
(3)男有分
(4)无案牍之劳形
14、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19题。(19分)
(甲)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日:"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唯怅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于买凤之金直十倍。
(乙)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1)咸以为真凤而贵(珍贵)
(2)过于买凤之金直十倍
(价格)
(3)
赵人患鼠(担忧)
(4)
乞猫于中山(讨要)
16、用“/”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标出三处)(3分)
方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唯怅不得以献楚王。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
(2)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18、(甲)文中的路人和(乙)文中的其父相比较,你欣赏谁的处事之道?结合材料阐述理由。(4分)
1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5分)
南溪早春
(北宋)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年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分)
(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3分)
四(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一不小心,一只猫抱着另一只掉到了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烟灰,而另一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到河边洗了脸。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就大摇大摆地到街上闲逛去了。结果,吓得其他的猫都四下躲避,以为自己见到了妖怪。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25分)
1、滞



(4分)
2.
D
(3分)
3.(10分)(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0)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1)周敦颐(1分)
(2)
《芦花荡》(1分)
(3)①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2分)
②示例一:我赞同这种评价。因为鲁智深对待朋友,真诚关心,勇于付出。不惧奔波之苦一路尾随林冲,在野猪林面对朋友险遭不幸时及时出手相救,还亲自送林冲到沧州地界开阔之地后才罢休;他对待社会弱势者,他无私、善良,富有同情心,毫不犹豫地施以援手,扶危济困,比如在得知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时。他主动向金氏父女资助盘缠,护送他们脱离虎口,拳打镇关西为民除害。(4分)
示例二:我赞同这种评价。鲁智深途经桃花村,知道了小霸王周通要强娶刘太公之独生女儿时,他异常气愤,痛打小霸王,而且还说服小霸王永不来强娶,帮助刘太公之女解除了这场不幸的婚姻;为救林冲,他不仅沿途暗中细心保护,在野猪林救下林冲性命后,还亲自送林冲到沧州地界开阔之地后才罢休,他“救人“总是“救得彻底”。无论是恶霸地主,还是身居要职的高官,只要行凶作恶,欺辱善良百姓,鲁智深都会毫不客气地惩罚他们,还世间一个清平的世界,是一个有担当的富有正义感的人,心胸博大,富有爱心。(4分)
二(30分)
5、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2分);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为后文的情
节发展作铺垫(2分)
6、开始的乞丐浑身脏臭,惹人嫌厌,与退休了衣着光鲜,拿着珍贵二胡的老胡形成鲜
对比,也为后文乞丐的精彩演奏埋下了伏笔(2分);拉起琴来的乞丐却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潇洒自如,宛然音乐大师,前后对比,更令人肃然起敬(2分)。
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从侧面烘托乞丐技艺高超,拉出的琴声十分动人,仿佛直入人们内心深处(1分);同时给人们内心带来了极大震动,让人们不能不对他肃然起敬(2分)。
8、乞丐不仅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在演奏时全神贯注,更对二胡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在演奏时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所以动人。(2分)而老胡虽有珍贵的乐器,却没有艰辛生活的历炼,故无法演奏出真正动人的乐曲(2分)。
9、.①水桶兰分泌花蜜,吸引尤格森蜜蜂;②利用倾斜的水桶和黏滑的桶壁,让蜜蜂滑入桶中;③在蜜蜂精疲力竭时,“协助”它从花粉管逃生;④不断紧缩花粉管,分泌胶水从而将花粉粘在蜜蜂背上。(答对一点得1分)
10、①不能删去,“逐渐”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慢慢地变化,准确地说明了水桶兰花蜜的味道散发到周围的空气里时的过程。(如能答出这体现了水桶兰的智慧,更好。)
②不能删去,“大约”表示估计,准确地说明了蜜蜂被困在花粉管内挣扎的时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运用比喻(打比方)和拟人化手法(1分),生动地说明了水桶兰是一种快要让人惊掉下巴的智慧植物(2分)。
12、有欲望的时候就容易被诱惑,掉入陷阱,要懂得“无欲则刚”的道理;人与人相互依存,互助协作,在被人利用、成人之美的同时,还能惠及自身,也算是一种双赢。(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三(25
分)
13、
(1)邀请
(2)靠近
(3)职业,职分
(4)
使……劳累(各1分,共4分)
14、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里。(2分)
15、
A(3分)
16、
方将欲献楚王
/
经宿而鸟死
/
路人不遑惜其金
/
唯怅不得以献楚王。(3分)
17、(1)(路人)给他很多银子,(他)不卖;(他)请求加倍,(待加倍后),(他)才卖给了路人。(2分)
(2)如果没有鸡,只是不吃鸡罢了,那么距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你为什么要赶走那只猫呢?(2分)
18、
我欣赏(乙)文中的其父的处世之道。其父乞来的猫能消灭老鼠,其父认识到有猫“利”大而“害”小,去猫则’利”小而“害”大。其父对待事情,懂得辩证看待。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学会看清事的利弊,不能只看见坏的而忽视了好的,正确取舍才能得到更多。(2分)而(甲)文中的路人做事情是盲目信从他人,未去认真调查山鸡与凤凰的真实性,导致财务损失和成为笑话。(2分)(共计4分,答出一个层意2分,2个层意4分)
19、(1)柳:垂处绿
桃:末梢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也可以,比如:柳树绿枝低垂,桃树枝头红艳)(2分)
(2)①写春天桃红柳绿,诗人静居亭馆、步游溪山,表现对家乡、对早春的热爱。②通过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的对照,表现诗人叹老却不服老的情绪。③面对
充足的新雨,诗人今年肯定诗歌比去年还好的丰收年景,表现对民生的关切。(写
出一点得1分,写出二点或三点任意一点得2分)
四(40)分
20、作文评分标准参照中考要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