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CO
B.CO2
C.CH4
D.CaCO3
2.下列生活用品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瓶
B.不锈钢刀
C.涤纶布料
D.电源插座盒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钢丝球洗涮铝锅
B.用燃烧法区别羊毛与棉花
C.用食盐水去除水垢
D.用水浇灭着火的油锅
4.食品包装袋的制造材料聚乙烯属于下列物质中的(
)
A.天然纤维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强化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
B.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C.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6.废弃塑料购物袋属于(
)
7.乙烯(化学式C2H4)是最简单的烯烃。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易溶于水
B.乙烯是有机物
C.乙烯具有可燃性
D.在相同条件下,乙烯比氢气密度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甲烷、酒精、醋酸(CH3COOH)都是有机化合物
B.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C.为了防止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事故,煤矿井里严禁烟火
D.甲烷、甲醇和酒精的燃烧产物都是CO2和H2O,由此可推断它们都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9.有机物是一类含__
_(除
、
、__
_等以外)的化合物。大部分有机物具有易__
__、易__
__、难
等特征。
10.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又名抗坏血酸,可溶于水,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维生素C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证明维生素C药片中含碳元素并具有酸性。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用坩埚钳夹持1片维生素C药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并在火焰上罩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维生素C药片中含碳元素
实验2:
维生素C药片具有酸性
(3)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下列物质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可多选)
A.食盐
B.纯碱
C.镁条
D.硫酸钾
E.苛性钠
(4)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说说,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的维生素C?
。
11.(1)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都是无毒物质,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
__(填化学式),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他们家计划在厨房中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第11题)
。
(3)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__
__。(可多选)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
1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第12题)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
气体生成(填化学式)。B装置的作用是
;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
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
。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将B、C位置进行交换(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
13.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第13题)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E中的现象是
,装置F的作用是
。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克,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克,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克;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xH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14.现有4.6克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8.8克CO2和5.4克水,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H2
B.C2H4
C.C2H6
D.C2H5OH
15.为了检验某可燃化合物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将该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有(
)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④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
C.燃烧法可辨别毛衣的成分是羊毛还是化纤
D.棉花和涤纶都是天然纤维
2.3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参考答案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C)
A.CO
B.CO2
C.CH4
D.CaCO3
2.下列生活用品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B)
A.塑料瓶
B.不锈钢刀
C.涤纶布料
D.电源插座盒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
A.用钢丝球洗涮铝锅
B.用燃烧法区别羊毛与棉花
C.用食盐水去除水垢
D.用水浇灭着火的油锅
4.食品包装袋的制造材料聚乙烯属于下列物质中的(B)
A.天然纤维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为了强化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
B.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C.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6.废弃塑料购物袋属于(B)
7.乙烯(化学式C2H4)是最简单的烯烃。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乙烯易溶于水
B.乙烯是有机物
C.乙烯具有可燃性
D.在相同条件下,乙烯比氢气密度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水、甲烷、酒精、醋酸(CH3COOH)都是有机化合物
B.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C.为了防止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事故,煤矿井里严禁烟火
D.甲烷、甲醇和酒精的燃烧产物都是CO2和H2O,由此可推断它们都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9.有机物是一类含__碳__(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盐、__碳酸__等以外)的化合物。大部分有机物具有易__燃烧__、易__挥发__、难溶于水等特征。
10.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又名抗坏血酸,可溶于水,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维生素C属于纯净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证明维生素C药片中含碳元素并具有酸性。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用坩埚钳夹持1片维生素C药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并在火焰上罩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维生素C药片中含碳元素
实验2:将维生素C溶于水,并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维生素C药片具有酸性
(3)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下列物质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BCE。(可多选)
A.食盐
B.纯碱
C.镁条
D.硫酸钾
E.苛性钠
(4)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说说,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的维生素C?加醋凉拌、生吃。
11.(1)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都是无毒物质,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CH4__(填化学式),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2)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他们家计划在厨房中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第11题)
合理,因为CH4的密度比空气小,若泄漏,则房间的上部浓度更大。
(3)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__AB__。(可多选)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
1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第12题)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HCl气体生成(填化学式)。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水生成;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①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白色污染。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将B、C位置进行交换(填“能“或“不能”)不能,理由是如果将B、C位置交换,气体经过C装置时,会带出水,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了。
【解】 如果燃烧产物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装置中的现象是变浑浊,C无明显现象,说明产物中没有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水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水。通过实验证明,塑料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聚乙烯塑料,猜想①是正确的。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白色污染。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因为如果将B、C位置交换,气体经过C装置时,会带出水,无法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了。
13.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第13题)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B中左管应插入液面以下,右管口应在液面以上。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装置E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克,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克,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0.8克;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xH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y+O2===xCO2+H2O。(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偏大(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解】 除气体杂质,气体应通入液体中,因此B装置中的导管应左长右短。装置D增重的7.2克就是水,其H元素质量为7.2克×=0.8克。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时要先化合物再单质。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会有水蒸气进到C装置。
14.现有4.6克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8.8克CO2和5.4克水,该有机物可能是(D)
A.CH2
B.C2H4
C.C2H6
D.C2H5OH
【解】 CO2中mC=8.8克×=2.4克,H2O中mH=5.4克×=0.6克,C和H原子个数比为:∶=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O2的质量为:8.8克+5.4克-4.6克=9.6克,CO2和H2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8克+5.4克-2.4克-0.6克=11.2克>9.6克,因此有机物含有氧元素。
15.为了检验某可燃化合物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将该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有(B)
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④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解】 含有碳、氢或碳、氢、氧元素的可燃化合物,燃烧产物都是CO2和H2O。若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变蓝色说明有水生成,可燃物含有氢元素;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可燃物含有碳元素。要确定氧元素是否存在,还需要称量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通过计算判断。若生成物中氧元素质量大于氧气的质量,则原物质含有氧元素。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
C.燃烧法可辨别毛衣的成分是羊毛还是化纤
D.棉花和涤纶都是天然纤维
【解】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故A正确;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所以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故B正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用燃烧法可辨别毛衣的成分是羊毛还是化纤,故C正确;涤纶属于合成纤维,而不是天然纤维,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