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政治史)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政治史)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件 (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7 22:0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导入: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
第10课 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背景:中英对比(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四)鸦片战争的影响一、鸦片战争(三)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道光帝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政治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一)鸦片战争背景:中英对比经济 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 英国:机器大工业
(工业国,资本主义工业占主导)英国的铁甲战舰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枪支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使用的铁管枪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木制军舰军事英国:船坚炮利中国:装备陈旧,营务废弛外交中国:闭关锁国英国:对外扩张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封建专制日益腐败资本主义民主 政治发展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营务废弛船坚炮利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中国顺差(出超)英国逆差(入超)罂粟花罂粟果鸦 片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想一想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
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趋避之。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英国扭转逆差打开市场出 超入 超林 则 徐 禁 烟严重灾难中国正当贸易对华倾销鸦片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备废弛危害身心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重要原因——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1840年广东——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和谈(道光、琦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1841年初强占香港——威逼广东——攻占东南沿海——驶抵南京下关1、爆发:
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开始。2、路线(三)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败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⒈时间:1842年⒉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便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有利于外国的商品输出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西方中国的经济掠夺增加人民负担,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激化了阶级矛盾19世纪中叶英国报章上刊登的一幅漫画。议一议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问题: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失败原因:
①客观原因:
②主观原因:
③根本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落后清王朝的腐朽落后: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制度上的差距:没落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资本主义。1、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2、中国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四)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是历史沉沦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是历史进步1、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矛盾则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3、革命任务变化: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时期。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温馨提醒:社会性质的变化——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的变化。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 不必更多,那英格兰 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 不应求了” 。2. 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思考探究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英国商人决定怎样改变这种局面?1. 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但英国把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迅速发展提出“修约”拒绝清政府英法等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矛盾 二、战火再燃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修约”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侵略战争)天津北京1、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1856年 英军炮轰广州城(爆发)1857年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 攻陷大沽,进逼天津,签定《天津条约》2、第二阶段
(1859年—1860年)广州定海 1860年 占领津、京,火烧圆明园,签定《北京条约》(二) 战争经过(1856—1860年)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面积约5200亩,有150余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被西方人誉为“万园之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一“开”二“赔”三“外”
增开烟台、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及英商损失;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营口烟台南京镇江汉口九江汕头淡水台南天津宁波上海福州厦门广州(三) 战争结果1、 1858年《天津条约》2、 1860年《北京条约》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天、天、赔、酒(九)
①天: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② 天: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 九: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
④ 赔:商议赔偿英法两国各增至800万两白银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四) 战争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1)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2)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3)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总理衙门的设立),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相 同根本原因(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性质侵略战争不 同侵略国家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两年→四年侵略区域东南沿海(5个)→深入内地(11个)影响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继 续扩 大思考:近代两次鸦片战争是什么关系?【过关题组】
1.(2014·南通高一检测)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  )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决定发动侵华战争【解析】选C。题目中提出的历史事件只是单纯商业的,没有明显的战争动机,排除A和D;由材料中“新的贸易市场”和“商业关系的推广”可知是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所以排除B,选C。2.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
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解析】选B。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是在鸦片战争期间,A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而北京是清政府的统治中枢,B正确;C与题干中冲击统治中枢不符;D出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故排除。3.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
A.战争赔款太少 B.外国商品滞销
C.没有取得对中国关税的管理权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解析】选B。鸦片战争后,英国以为凭借其在中国获得的经济特权,可以大肆进行商品输出,但由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其愿望落空,因此英国强烈不满这种状况,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又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研究性课题 1、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试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这一观点。 1、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试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这一观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
第一,(首先要点明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第二,(要抓住错误的根源)材料观点没有看出鸦片战争的必然性;也没有看到禁烟运动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是正义性的民族自卫。
第三,(史论结合,分层次论证正确观点。将“必然性”分解成“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逻辑层次。)①英国的工业革命和1825年的经济危机,使它更迫切、更疯狂地向全球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掠夺地。②东西方世界的对比和英国在东南亚、中亚地区建立的殖民基地,使侵华战争具备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