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人教版)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人教版)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6 13:3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渡玉门关.
《渭城曲》王之涣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王维1、西域的地理概念一、张骞通西域 从“招贤令”中可以看出汉朝通西域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是谁应募出使?春风不度玉门关招 贤 令
我大汉王朝,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络西域的大月氏(dà ròu zhī )国,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国。事成,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一、张骞通西域时间:
目的:
1第一次:公元前138年过程:联络大月氏进攻匈奴结果: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公元前126年公元前138年一、张骞通西域时间:
目的:
1第一次:公元前138年过程:了解西域的情况,以及西域各国想和汉朝交往的愿望联络大月氏进攻匈奴意义:2第二次时间: 目的: 公元前119年与西域各国建立
友好关系葡萄核桃苜蓿天马、汗血马石榴乐器和歌舞谈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这个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新物种有哪 些?
石榴核桃葡萄汗血马、乐器、歌舞等西域传入中原中原传入西域2第二次时间: 目的: 公元前119年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意义: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讲授新课 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大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讲授新课2、路线长安河西
走廊今新疆
境内欧洲(大秦)西亚 二 陆上丝绸之路
1时间:张骞通西域之后三 海上丝绸之路:
1 山东 ——黄海——朝鲜 、日本
2东南沿海港口——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四、丝绸之路的意义:
互通有无,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双方的繁荣和发展 五、丝绸之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作用3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1是亚欧大陆上的重要交通要道。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2推动我国西部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六 西域都护
1时间:
2职责:
3意义:前60年
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班超出使
西域路线甘英出使
波斯路线东汉与西域的关系 七、班超经营西域 东汉明帝时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汉与西域重新建立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西安河西走廊敦煌莫高窟 壁画玉门关阳 关楼兰遗址火焰山险峻的雪山一、选择题:
1、西汉时,成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交通要道是(  )
A、陆地之路 B、水上之路
C、绢帛之路 D、丝绸之路
2、公元一世纪的一天,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灿若朝霞的长袍出现在剧场时,百官们惊呆了。后来才知道,凯撒穿的“天衣”是用中国(   )缝制的。
A、棉布 B、夏布 C、丝绸 D、尼龙布
3、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 西汉时期 B 秦朝时期 C 战国时期 D 东汉时期
DCA
4、“无有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句话反映的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
A 开辟了“丝绸之路”
B、新疆正式划归中央统辖
C、促进了汉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D、促进了西域经济繁荣发展
5、“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是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者来中国 C、中国的丝织品及造纸术相继西传 D、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等不断传入中国CB课后练习你能写出丝绸之路路线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或国名吗?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ABCD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