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回顾上节课内容:大革命失败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教训是什么?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建立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一、南昌起义1、背景:(1)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南昌附近敌人兵力比较薄弱,便于发动起义。2、时间:3、领导人:4、经过概况:1927年8月1日周、贺、叶、朱、刘(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八一建军节)5、意义:起义代总指挥
——贺龙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
①时间:
②地点:
③内容:
④意义:1927年8月7日汉口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方向。2.秋收起义①时间:
②领导人:
③目标:
④结果:
⑤影响:1927年9月毛泽东进攻长沙失败,转向 发展农村长沙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文家市决策: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城市转入农村。思考:
秋收起义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思考: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有成功?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A.思想内涵: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1)武 装斗 争——斗争形式(2)土 地革 命——中心内容(3)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B.成功实践 井冈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打土豪封建剥削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年 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31年冬地点:江西瑞金内容: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作战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游击战术:敌退我追
敌疲我打
敌驻我扰
敌进我退。
三次反“围剿”成功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三、红军长征左派:一般指政治上激进或革命的派别或政党,有时也指个人。 右派:一般指政治上保守、反对革命的派别或政党,有时也指个人。 机会主义:指工人运动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出现的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潮、路线。有两种表现形式:1. 右倾机会主义:其特点是过高地估计对方的力量,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因而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2.“左倾”机会主义:其特点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对方的力量,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采取盲动主义以及关门主义等。两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2、经过(1)开始:1934年10月 (2)遵义会议(3)长征胜利:①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
②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 遵义会议内容 意义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拓展延伸】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1)党的领导是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遵义会议否定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肯定了毛泽东正确思想路线的地位,也就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思想路线在党的领导地位。
(2)当时党的中心工作、重心工作是军事斗争,遵义会议后,党把军事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了毛泽东,这体现了党对毛泽东的信任,也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吴起镇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3.历史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3)为抗日及以后革命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知识梳理:十年的探索与创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反围剿 长征打土豪
分田地
废除封 建剥削制度 井冈山
(发展生产)十几个根据地1931
苏维埃
瑞金八七会议工农武装
割据思想“左”倾错误遵义会议 1931苏维埃
瑞金精读教材【过关题组】
1.(2014·株洲高一检测)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绝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 ( )
A.土地革命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国共合作方针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选B。材料中“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绝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可知是批判地吸收。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活用教材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有( )
①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
②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纠正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④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革命策略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③ D.①③④A【解析】A 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就已经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和认识了中国社会性质;时间上与题干不符合。纠右是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纠“左”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④在土地革命向民族革命转变的问题上有表现,中共由反蒋到后来的联蒋抗日。故正确答案为A项。3.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井冈山革命道路D4.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个决议中说:“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 )
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B. 坚持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C. 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D. 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C【解析】C 据题中信息可知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在敌强我弱的形式下,极为重视工人阶级在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忽视了农民阶级的力量,属于“左”倾错误的体现。5.遵义会议就红军被迫“远征”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主要是由于( )
A把革命火种撒播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蒋介石组织百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围剿”,红军在南方无法立足
D“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导致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D本课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十年(1927-1936)革命斗争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第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