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必修二 专题四: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课型
新授
教法
讨论法;对比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
PPT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交通和通信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通过掌握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情况,思考分析推动的因素、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建立橱窗板报,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和通信发展的直观认识;阅读《老照片》等书籍,加深对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向前发展作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通过数据的比较,清楚认识今天中西部地区在交通和通信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应该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为西部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形式。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传统的交通工具:轿子、马车等主要依靠人力、畜力牵动的交通工具。
2、交通工具的更新
(1)时间:近代以后(1840年以后)
(2)新式交通工具
A、人力车:又称黄包车,是城市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如北平、天津、上海三市便各有数万辆之多。
B、自行车:又称脚踏车,19世纪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今天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
C、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D、公共汽车:上海是1924年出现,北京迟至1935年才开始有公共汽车上路。
E、轮船:1865年4月,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轮船业得以发端。
F、铁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包括收回铁路在内的利权运动蓬勃开展,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G、飞机:中国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经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3、新中国成立后交通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现代交通获得快速发展,全国绝大部分实现了火车、飞机的运营,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影响,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从刀车、各种人力车、到现代化的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在现代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即交通工具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来)
4、交通事业发展的特点:
(1)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作为牵引的工具所取代。
(2)以机械力逐渐取代人力、畜力。
(3)在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乡村。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通信事业:
(1)背景:19世纪中叶,当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国还处于驿战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
(2)开始产生:1866年,海关开始代办邮政。
(3)发展:1896年,海关正式办理邮政,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为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2、电信事业:
(1)电报:
A、有线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办有线电报的开端,随后几年,中国电报线路遍及18个省,沟通了各大城市与边疆之间的联系。
B、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到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电话:1882年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超过5亿,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各占一半。
[教学设计]
一、导入:我们听过这样一首古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当时杨贵妃爱吃荔枝,因此,唐玄宗命人快马加鞭从广东将荔枝运到长安,沿途不停更换驿马,快马加鞭,将最新鲜的荔枝运到长安,即使这样,也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杨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天子动用最大的人力和物力,她吃到的荔枝也不如我们今天在扬州吃到的新鲜,为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和通信工具的更新以及他们带给我们的便利。
二、新授
㈠、夯实知识(通过选择题、知识梳理)
1、火车最早是在什么时期出现的?谁发明的?
2、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的名称是?
3、鸦片战争后,中国交通运输工具开始 发生质的改变,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说,最先传入中国的是什么?
4、打破列强垄断中国航运局面的是?
5、哪一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6、20世纪初,有轨电车首先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哪一座城市?
7、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哪里投入商业运营?
8、中国自主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在哪里?
㈡、了解历史
(1)为什么在近代中国的交通和通信工具能不断更新?
(2)交通工具的牵引力发展方向是机械力,为什么现在中国的有些地区仍使用人力甚至畜力为牵引力的交通工具?
⑶、通过学生分析材料学习不同时期影响交通发展的因素。
㈢、见解历史
探讨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变迁
你认为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不断改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些什么?有人认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有人认为这样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总结
小组讨论深化知识
学生讨论回答、辩论
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课堂调动学生主动性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课堂上来
本课内容比较基础,但是与政治史联系比较紧密,学生知识遗忘比较严重,应该在简单讲述。
但是本课的时间有些紧,没有给学生时间做习题,应该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件46张PPT。行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图片中的历史(古代)传统的交通工具
——轿子、马车、帆船图说历史近代交通工具冯如轮船1865火车和铁路飞机现代:天翻地覆的变化 古人利用烽火台燃烧狼烟
达到传递情报和示警的作用。唐朝诗人杜甫的首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烽火台是一种传递军情的重要方式。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业务的赢利机构。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晚清·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早期的电话机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掌握:时间、成就邮电、通信: 邮政、电报、电话一、基础梳理:3、鸦片战争后,中国交通运输工具开始 发生质的改变,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说,最先传入中国的是什么? 2、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的名称是?6、20世纪初,有轨电车首先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哪一座城市?7、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哪里投入商业运营?4、打破列强垄断中国航运局面的是?
5、哪一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8、中国自主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在哪里?
1、火车最早是在什么时期出现的?谁发明的?一、基础梳理: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 了在我国的第一条铁路——淞沪 铁路,但不久即被拆毁掷入大海。图片中的历史(近代)新式的交通工具
——火车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图片中的历史(近代)新式的交通工具
——火车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也是全体中国工程师和所有中国人的不幸,为了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和志气,我别无选择。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通车,全长200多公里。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人”字形轨道、特殊的车头牵引技术、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令中国人扬眉吐气。詹天佑故居的京张铁路钢轨 京张铁路的詹天佑铜像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问世之后不到6年的时间,1909年9月21日,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由冯如制造并驾驶在美国的奥克兰市郊区试飞成功。1910年冯如制成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在当年的国际飞行比赛中获一等奖。后偕同三名助手,携带两架飞机返回祖国,并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任广东政府飞机队队长。图片中的历史(近代)新式的交通工具
——飞机冯如和他设计的 飞机材料:
李鸿章指出:“用兵之道必以神速为贵,是以西方各国讲求枪炮之外,水路则有快轮船,陆路则有火轮车,而数万里海洋,欲通军信,则又有电报之法。”由于开设电报利于防务、外交和商务,清政府便下令沿海疆吏设法查办。1881年,李鸿章架设了北塘直达天津的电报线。到1892年,经过10多年努力,全国主要地区都开设了电报。
谢俊美《信息传递与辛亥革命》1、20世纪初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
A 骑自行车 B 乘有轨电车
C 坐火车旅游 D 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
2、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a邮政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报 d电话
A abcd B acdb
C adbc D adcbDB1、1838年鸦片战争即将爆发,林则徐写了封急信要送给远在福建家乡的妻子,他选择的通信方式可能是通过
A.大清邮政局 B.民信局 C.中华邮政 D. 海关
2、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BB1、2011年5月1日,中国铁路动车组“和谐号”,开始实行购票实名制,这是我国铁路建设成就的又一标志。下列对中国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B.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磁悬浮列车在上海建成
C.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促进了民国时期铁路事业的发展
D.中国首条地下铁路运营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C1876年-2006年中国新增铁路里程数(单位:万公里)(数据来源:《剑桥中华民国史》与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合作探究思考:各时期铁路发展特点和原因?1876年-2006年中国新增铁路里程数(单位:万公里)思考一:1876-1894年的18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经济政治思想(数据来源:《剑桥中华民国史》与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资金政策观念合作探究1876年-2006年中国新增铁路里程数(单位:万公里)思考二:相比1876-1894年,1894年以后的一百多年铁路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资金政策观念(数据来源:《剑桥中华民国史》与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利益合作探究1876年-2006年中国新增铁路里程数(单位:万公里)(数据来源:《剑桥中华民国史》与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思考三:1978-2006年新建的铁路里程比1949-1978年的有所减少,说明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退步了吗?合作探究——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多元模式科技化改造,提高效率速度非常迅速 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投资全长约200公里的京张铁路(1909年建成),共耗费1032万银元。 ——百度搜索 鸦片战争以来,军费开支极为浩繁,仅以洋务运动时期收复新疆之战、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三次大的战争统计:军费、赔款、借债三项共计耗费7.37亿两,几乎占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晚清政府兴办洋务,投资军事工业(包括常年经费)约5千万两,投资于工矿和交通运输约4千万两,仅为日本明治政府投入的50%。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思考一:1876-1894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资金不足 同治二年(1863)上海洋商禀请造上海至苏州的铁路时,总理衙门即指示李鸿章:“铁路与发铜线,事同一律,万难允许”,并要求“密致通商各口岸,一体防范”。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思考一:1876-1894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明令禁止 光绪五年(1879年),奕訢奏称:“电线铁路各事……应由该督等随时酌度情形,奏明办理”。 ——《洋务运动》 地方试办材料一:由于淞沪铁路在江湾附近压死一人,很多人说这条铁路会破坏上海的风水,结果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并掷入大海。
材料二:宫廷铁路落成后,慈禧迷信风水,害怕火车汽笛声会破坏京城“气脉”不用蒸汽做牵引动力。每车以内监四人拖拉。 群众迷信和清政府的迂腐思考一:1876-1894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1872-1893年,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仅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总投资470万元。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549家。
1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000多万银元,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资本增加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 1896年9月,受命主持芦汉路的张之洞、王文韶会奏,主张暂借洋债造路,陆续招股分还;设铁路总公司,官督商办,以盛宣怀为督办。此议得到清廷同意。
——芦汉铁路商办难成另筹办法折《张文襄公全集》 民国政府成立后不久,1912年9月,孙中山先生受命督办全国铁路,10月,孙中山先生主持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便"惟于铁道为己任"。随后,孙中山先生视察了许多地方,提出了修建铁路的具体计划,要在全国各地修建10万英里的铁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军委铁道部改组为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有计划地开展铁路建设,有利地促进了中国铁路网骨架的基本形式。——三则材料均摘自《中国铁路百年》积极兴办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不仅因为中外往来日多,风气日开,更多官员亲自见识了火车铁路,而且当时西方传入中国的相关知识也更为确切、真实。当时不少著名的刊物如《万国公报》等频频出现介绍铁路的文字。如此,铁路已为更多的国人所了解,并且认识亦深化。
——朱浒 《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的铁路政策 》 1874年冬,李鸿章“曾谒晤恭邸(见奕訢),极陈铁路利益”
……奕訢“意以为然”。 ——《李文忠公全书》 观念转变1867年,李鸿章认为铁路、电报“有大利于彼(洋人),有大害于我”。
——《筹办夷务始末》李鸿章奏章(四川成都,相同条件下)苦力(人力)把一吨货物运送750英里,要花费106.25;铁路只要15元,是苦力的1/7。用苦力运棉花,路上50天,铁路只要2天,从而节省48天的利息,并在更好的条件下运棉花。
——《中国,一次经济调查1923年》美国银行分会哈尔滨原为松花江右岸的渔村,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后因沙俄开筑铁路一跃而起,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青岛昔日也是胶州湾东岸的一个荒僻渔村,1904年胶济铁路的修筑直接缔造了它的繁荣,至1910年,青岛人口已达16.5万人,进出口贸易激增,成为华北地区第二港。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商贸流通,近代城市兴起。 兵力“惟铁路一开,虽万里之遥,数日可至,虽百万之众,一呼而集,无征调仓皇之过,无转输艰阻之虞 ” 。
——《刘壮肃(刘铭传)公奏议》国防政治甲午战败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资金、政策、思想、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先进中国人积极兴办、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交通通讯的需求Fgh十年建设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包头钢铁公司大庆油田大庆武汉武汉钢铁公司上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大港油田天津北京柳州黔桂铁路胜利油田东营现代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发展兰新铁路宝成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
的沟通京九铁路泰和赣江大桥深圳湾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上海磁悬浮列车青藏铁路近代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线索中国铁路营业线示意图20世纪90年代,国家加大投资,加快铁路建设。到2000年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四)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合作探究(四川成都,相同条件下)苦力(人力)把一吨货物运送750英里,要花费106.25元;铁路只要15元,是苦力的1/7。用苦力运棉花,路上50天,铁路只要2天,从而节省48天的利息,并在更好的条件下运棉花。
——《中国,一次经济调查1923年》美国银行分会哈尔滨原为松花江右岸的渔村,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后因沙俄开筑铁路一跃而起,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青岛昔日也是胶州湾东岸的一个荒僻渔村,1904年胶济铁路的修筑直接缔造了它的繁荣,至1910年,青岛人口已达16.5万人,进出口贸易激增,成为华北地区第二港。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商贸流通,近代城市兴起。清末,铁路开始改变人们的行为与观念。连接南北的卢汉铁路、津浦铁路先后贯通,人们渐弃运河行舟,改乘火车。由于火车售票时不分性别,男女杂坐同一车厢的情景也就见怪不怪了。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成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行交通工具。山西大同的传统婚俗仪式繁琐复杂。1914年,平绥铁路修竣通车,大同婚俗遂为之一变:“(删)旧习之繁重,行文明之结婚。”
——摘编自王方星、董强《铁路与近代时尚生活》改变人们的行为与观念合作探究积极影响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
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
合作探究城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
环境污染加重。
导致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
……消极影响进步原因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山道与牛车公路与汽车铁路与火车水运与轮船航空与飞机政策支持全球化的推动电报电话互联网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交通二、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