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4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4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7 00:11:53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剪辫运动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1.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2.文化生活的变迁
3.社会习俗的变化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 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1)交通工具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火车电车汽车飞机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轮船、火车的出现,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还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趣事一二(2)近代通讯工具早期电报机古代最快的信息传递
方式—烽烟及炮声 电话的发展历程2.文化生活的变迁最初的照相照相传入中国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以后 慈禧太后酷爱照相,有专人为她摄影,她一生共留下了七八百张照片。这些照片影像清晰,构图讲究,人物传神,既有标准特写照,又有日常生活照,还有化装娱乐照。后来的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也都是拍照片的狂热追求者,他们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电影
时间: 1905年
名称: 《定军山》
特点: 京剧艺术记录片
意义: 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电影传入中国的标志: 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定军山》剧照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这是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歌女红牡丹渔 光 曲早期电影放映场所——文明茶园 猜 猜 看:
不会说话不吵闹
国家大事全知道
人情冷暖它最晓
工作休闲少不了
(打一媒体形式)创办于1872.4.30,
1949.5.27停办(2)报刊与出版业你都知道哪些报纸?
它们都属于什么类型?
你最喜欢读的是哪类报纸?现场调查你家的藏书中哪些是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你了解商务印书馆吗?你知道如何识别商务
印书馆的正版图书吗?
请你为小组同学鉴别手
中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是真是假?商务印书馆 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战火中的商务印书馆被日军炸后的商务印书馆军警为行人剪辫子清末剃发图3.社会习俗的变化古代服装孙中山和中山装 长衫你知道中山装的含义吗?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装西
20世纪20年代旗袍的样式现代旗袍 禁缠足 倡女权改称谓 废跪拜社会生活的变化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火车、轮船的出现
有线电报的使用照相和电影传入
中文报纸的出现剪辫、易服、废缠足
改称谓、废跪拜社会习俗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迁1.(聊城学业考试)“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
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
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
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B2.某校八年级同学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
你认为不可能找到的历史照片是( )
A.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留影???
B.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合影?
C.慈禧太后的宫廷生活照?? ????????
D.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的留影D3.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
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九铁路 D.京广铁路4.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
A.《新华日报》 B.《民报》
C.《申报》 D.《万国公报》AC5.民国时期社交礼仪上握手、鞠躬逐渐取代跪拜礼,称
呼用“先生”、“君”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
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传统礼仪已经过时
B.人们民主、平等意识的增强
C.流行语汇不断发展
D.辛亥革命取得胜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