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罗斯福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营造消费型社会,尽快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有诸多
可资借鉴之处。以下措施可以为我们营造消费型社会提供借鉴的有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②加强救济工作③加强社会保障措施④兴办公共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据记载,1929年美国的私人投资率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GDP的16%,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1941年私人投资率仅占GDP的14%,说明新政时期私人投资恢复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新政”
A.加剧了经济危机程度
B.废止了自由企业制度
C.促进了经济有序发展
D.增强了国有企业比重
3、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4、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5、
1935年,学者马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野评价新政时说:“如果我们拿社会主义做经济演进必趋的阶段,则美国的蓝鹰运动,是向前进半步,倒退两步。如果我们假定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的安定,是目前最迫切的要求,则美国两年来的努力以赴,……像孙悟空翻了多少筋斗,依旧留在不安定,恐慌,失望的手掌上面。”该评价反映出( )
A.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
B.新政缺少整体的规划
C.新政未能解决根本的制度缺陷
D.对新政评价全面客观
6、
一位学者在一次讲座中说,“该措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该措施”的重要作用有( )
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③增加了就业机会
④刺激了社会消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以前的“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
A、增强资本运作过程的自由度
B、重新定位政府的经济职能
C、建立更全面合理的劳资关系
D、全面保障工人的合法利益
8、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法案中规定工人有权参加工会并同资方集体谈判劳动条件。1935年最高法院宣布这个法案违反宪法。如果罗斯福要保留被判违宪的法案中的主要东西,他可以( )
A.解除大法官的职务
B.令国会复议,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C.避开法律程序,用行政手段实施
D.搞出新的法案作为代替
9、美国《财富》杂志在19
( http: / / www.21cnjy.com )3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回答问卷的穷人中有90%的人认为,政府应该保证每一个想工作的人都有一份工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民众支持政府干预经济
B.罗斯福新政取得较大成效
C.民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D.罗斯福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10、1933年5月7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斯福在著名的“炉边谈话”中说:“黄金,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白银,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基础。这也就是我决定现在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的原因。”1933年6月5日,国会决议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至此美国最终放弃了金本位制。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进行币制改革,推动工业发展
B.降低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刺激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复苏
D.刺激通货紧缩,改革银行体系
11、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拨款法》,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据此可知,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 )
①以立法的形式建立
②由政府主导
③实行以工代赈
④致力缩小贫富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他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就当时罗斯福采用这一方式的意义,时人评价说“和总统在一起待一个小时以后,叫我把钉子当饭吃我都吃得下去!”可见,“炉边谈话”(
)
A.有助于提振民众信心
B.根除了民众生活压力
C.扩展了市场消费潜力
D.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共计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新”,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材料二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全集33卷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四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 有的。
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
(1)材料一中提到“新”指的是美国历史上什么事件?其“新”在哪里?
(2)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策?它的突出作用是什么?面对1921年“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探索了怎样的现代化新方法
(3)根据材料三,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5、C
6、B
7、B
8、D
9、A
10、C
11、A
12、A
二、非选择题
13.(1)罗斯福新政。“新”:国家干预经济。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财力、物力,战胜敌人。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3)背景:美: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
苏:1925年起,苏联先后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3)影响:美国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苏联通过修建大型水电工程,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4)认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发展经济要从国情出发;不同的制度可以互相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