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优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2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优秀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1-28 10:1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   
能通过现象的观察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测与假设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自然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科学原理。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  
二、教学重点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三、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成像规律。  
四、器材 凸透镜、光具座、蜡烛、自制光学器材  
五、教学过程  
模块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环节一、自制器材,回顾凸透镜三种成像特点  
利用自制教具,演示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让学生观察像特点并判断与上节课学习的那个器材的相同?  
(设计思想:回顾生活中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同,为新课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环节二、分析成像模拟图,进行猜想  
出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模拟图,简单分析,进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1.提出问题  
同一个凸透镜,为什么能成不同的像   
2.猜想与假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同一个凸透镜,为什么能成不同的像 ”,然后学生交流展示讨论的结果。  
通过讨论学生可能形成如下观点:可能是物距不同;可能是凸透镜不同……  
针对学生提出“可能是凸透镜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回顾演示实验:同一个凸透镜分别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改变物距,就可能改变凸透镜的成像特点。进而提出问题:物距多大时,凸透镜能象照相机一样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象投影仪一样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或象放大镜一样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什么呢?(板书课题)  
(设计思想:首先通过演示实验,提出了问题,也为学生的科学猜想提供铺垫的作用,因为科学猜想需要一定的事实为基础;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特点不同的原因,使学生明确由于物距不同而引起了凸透镜成像特点的不同,即明确了探究的主题。)  
模块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环节一:清点、组装器材,找像  
各小组清点器材并介绍器材,练习使用器材,寻找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学会观察像  
友情提示:  
                                        ①摆放。固定凸透镜,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②找像。缓慢地由远到近移动蜡烛,确定了蜡烛的位置,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屏上的像最清晰,这才是像的位置。  
③虚像。光屏上看不到虚像,只能透过凸透镜向蜡烛的方向才能看得见。  
④记录。可以简单的记录物像的位置,为交流和下面实验做准备。  
环节二、交流找像的情况  
  
(设计思想:让学生认识并练习使用光具座,知道蜡烛、凸透镜、光屏怎样摆放,并会找到物体清晰的像,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教师及时评价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的“友情提示”,为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提供了帮助,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  
环节三: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在交流怎样找到了像过程中,进一步提问:凸透镜分别成不同的像时候,是在一个位置,还是在一定的范围?从而进一步明确探究的主题——要想成不同的像,物距得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1)实验要求  
①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时,每种像物距改变3次,记录物距和对应的像距;  
②在缓慢地由远到近移动蜡烛的过程,注意当移动到焦距的整数倍的位置(如u= 2f ,u=f)成像情况及像距,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实验结束,小组内分析实验数据,比较每种成像情况时物距、像距分别与焦距(f=
 10
cm )有怎样的关系?并填写在表格的后两列。  
f= cm  
   
实验记录  
成像规律  
像的性质  
物距u(cm)  
像距v(cm)  
u的范围  
v的范围  
   倒立  缩小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2)交流评估,总结规律  
小组分析实验数据,交流得到的规律。  
(设计思想: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动手操作、收集信息、分析归纳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模块三、实验拓展,能力提升  
环节一、学生活动——照相  
利用照相机给某同学照相时,发现底片上的像有点小,要想使像大一些,应该怎么办呢?试试看。  
环节二、学生交流做法及依据  
(设计思想:在这一模块中,通过“学生活动——照相”,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物理规律的外延,会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从物理走向生活”,使学生会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模块四、小结  
1、学生交流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收获,提出存在的问题。  
2、教师利用课件归纳。  
布置作业  
1、在使用投影仪展示图片时,发现屏幕上的图案太大了,要想使图片小一点需要怎么操作呢?  
2、在使用放大镜看报纸的时候,看大的“字”有点小,为了看大更大一点的字应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