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8课《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8课《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28 08:1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散文的教学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地下森林断想》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描写地下森林这一奇特的景观, 紧扣题目中的“断想”,从作者的“所见、所想、所感”三个方面来组织材料,从而引发出对顽强生命“绝不屈服、永远向上”的精神品格的赞美与讴歌,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这样层层深入追问思考,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就扣住了。
学情分析:
初四学生已经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文章虽然篇幅很长,但学生可以很好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诵读品味语言,但是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应引导学生感知地下森林的形象,感受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体会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手法,探明课文的主旨;探究文章震撼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语言美、哲理美。另外还应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对生命抱一种敬畏的态度。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积累蕴含韵味的词语,掌握“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山崩地裂”等词语的语义并学会运用。
2.品味本文充满激情、情感性的、生动形象的语言, 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借助相关材料,学生体会说出作品的深刻哲理,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评价设计: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读,掌握词的含义,完成教学目标1.
2、“精读赏析”旨在提炼归纳地下森林收到的不公平待遇,以此引出对精神的品析。
3、“阅读探究,再识形象”只在完成目标2、目标3,通过品读、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深入作者内心,理解文章内涵。
4、“拓展延伸”是文本的外化,对目标3的理解深化。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 入
出示地下森林图片,播放《森林狂想曲》。走进世界奇迹,诠释人生道理
学生交流自己印象中的地下森林以及形成的看法。
激发学生对地下森林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3分钟
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
1出示ppt:生字读音以及含义2出示例句,抽生朗读,读准节奏。齐读。3找出文中最直接表达作者对地下森林感情的一句话。
1、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说出词语的含义。2、组内读一读,议一议。
1、 让学生多读,说出字的意义,助于理解课文。2、 组内小议,合作完成难点。
5分钟
精读赏析
1、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
2、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
1、再次跳读课文,抓住关键句,提炼、归纳。2、小组讨论合作。
自己解决容易的问题,小组合作完成疑难问题,充分将自主与合作结合在一起。。
8分钟
阅读探究,再识形象
1、 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品析关键词句,字词的深刻含义,谈感受。2、 各种形式的品读。
1默读课文,自主学习,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并做批注写出理由。我从“ ”中读出了“”,。2展示交流,品读精神。(坚忍将强、沉着谦逊、乐观豪迈、无私奉献等)
这是整节课堂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一是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一是提炼课文的主题思想。
20分钟
拓展延伸
1、 出示背景材料,结合文章文字谈体会。2、 结合自身经历谈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学生借助作者的身世背景理解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绝不屈服、永远向上,同时结合自身经历进一步加深理解。
8分钟
教师总结,课堂收获。
我们可以把这里所述写的物当人来读、来理解。读这篇散文时,你会惋惜、你会不平、你会激动、你会亢奋、你会敬佩、你会赞叹!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生说说课文写法:托物言志。
这一环节在课堂尾声,水到渠成。
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