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课程标准: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18课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必要性)(可能性)◆ 邓小平理论“两个凡是”与文化大革命后的徘徊“两个凡是”的内容是什么?错在哪里?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华国锋批准)。
粉碎“四人帮”之初,“左”的错误没有完全纠正。1977年和1978年 ,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邓小平 (1987年4月)
实质: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错误根源:个人崇拜,教条主义 (违背实事求是)
影响:“文革”的错误得不到彻底纠正;
出现“文革”后的“两年徘徊”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2、十一届三中全会3、中共十二大4、中共十三大5、92年南方讲话6、中共十四大7、中共十五大伟大的转折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正式形成成熟开始形成确立1、中央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材料中反映了邓小平同志怎样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有何意义? 邓小平的这个讲话,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主题报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2)主要内容:
(3)意义:1978年底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2.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1)时间:
(2)内容:
(3)意义: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3.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时间:
(2)内容:
(3)意义:1987年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概括。这个理论的创立者是邓小平,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重大贡献。材料一: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哪二大根本问题?他是如何回答这二大根本问题的?这二大问题的解决有何意义?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南方讲话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内容社会主义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意义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A.时间:
B.内容:1992年秋。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A.时间:
B.内容:1997年。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邓小平理论并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简而言之,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理论。一、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
1、指导思想:
2、建设道路:
3、社会发展阶段:
4、基本路线:
5、社会主义的本质:
6、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
7、经济体制:
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
三、在祖国统一问题上:
三、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五、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国际国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造性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指导全面建设小康;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国际形势: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形势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世界的变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同时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2)国内发展:
A.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B.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背景(1)创立:2000年2月,明确提出
(2)形成: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七一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
“两个凡是”观点的提出,突出反映了
A.坚决维护毛泽东思想体系
B.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盛行
C.稳定社会的极端重要性
D.党内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
巩固练习B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界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最深远的影响是
A.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
C.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
束缚巩固练习D巩固练习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转折,其依据主要是
A.完成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结束了“左”倾错误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 A.城市 B.农村
C.经济建设 D.阶级斗争
CC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巩固练习B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早系统提出这一理论的中共会议是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巩固练习B《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巩固练习C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巩固练习B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三个代表”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C.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巩固练习D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巩固练习D8、科学地回答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是 ;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是 ; 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E、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