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 木兰诗熟悉字词作品简介课文朗读理清结构理解内容详略安排木兰形象品味语言课外延伸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何为“乐府诗”? 秦朝及西汉惠帝时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
乐府规模较大。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 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称“乐府”。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诗”。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胡骑戎机朔气金柝红妆著我旧时裳傍地走答案课 文 词 字 解 析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⒊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⒍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⒐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⒑磨刀霍霍向猪羊。⒒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从军:参加军队。
传奇:这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巾帼英雄:女性中的英雄人物。“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巾帼”借指妇女。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复:又,再。文中指声音接连不绝。
卷卷;每一卷。
征:出征。
骏马:好马。
暮:黄昏。这里指晚上。词语但闻:只听到。但,只。
寒光:这里指清冷的月光。
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
阁:旧时指女子的住屋。
当窗:对着窗户。当,面对着。
惊忙:惊慌。
古今异义词1.旦(早晨)辞爷娘去( )
2. 卷卷有爷( )名
3.著(穿)我旧时裳( )
4.同行( )十年
5.双兔傍地(靠近着)走( )
古:离开今:前往古:父亲今:爸爸的爸爸古:cháng裙子今:泛指衣服古:háng,行伍,泛指军队 今:同行业的人古:跑今:步行1、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粘贴。2、出门看火伴:火,同"伙"。3、策勋十二转:策,同“册”,记。通假字词语补释 ◇何所思:想的是什么,即“所思何”。所思,名词
性的“所”字结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何所忆"与此同。 ◇不用尚书郎:不愿作。 ◇扶将:扶持。 ◇戎机:战争。 返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课文朗读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请概括本诗
主要情节结构代父从军,
征前准备(1-3)
奔赴前线,
十年征战(4)还朝辞官,
亲人团聚(5-6)比喻赞美,
讴歌英雄(7)一、二、三、四、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情紧急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愿”——
勇敢坚毅
忠孝两全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渲染临行
紧张气氛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黄河流水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女儿情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征途之遥
生活之苦
战斗之多
时间之长
战况之烈—勇敢坚强的
英雄气慨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
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
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渲染归家的欢乐气氛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渲染归家及回复女儿身
的喜悦,突出女儿情怀。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军缘由
出征前的准备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凯旋辞官
家人迎接
木兰改装——详写
——略写
——详写
——略写
——详写
——详写
——详写1(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
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详写女儿情态
略写英雄气慨小组合作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
(可从修辞手法入手)
排比
顶针
反复
比喻互文
对偶
夸张
反问排比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反复手法: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夸张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互文手法: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顶针手法: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互文、顶针)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对偶、比喻)关于“互文” 互文是指一联中的两句词语意思互相补充,
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
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如:1、“主人下马客在船”
这句意思是“主人、客人都下马、上船。”
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应理解为:东西左右都种植了松柏和梧桐。
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
是有些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另一些将军和战
士胜利归来。 此类“互文”甚多,你能在文中找出几句呢? 1.“东市买骏马……”四句 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意思是,每间房子
都要开了门进去坐坐,不是开了东阁门而不进去,
却转身跑到西阁的床上坐着。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两句意思是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
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
紧张地备办鞍马。 意思是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两句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修辞?对偶 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
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 描写了战地生活的艰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
的性格。 表达作用?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翻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修辞?对偶 互文 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翻译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烘托了木兰英勇善战,生还的不易。 表达作用?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修辞?对偶 夸张 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
“问所欲”,意将封任高官。间接表现了木兰英勇善
战,战功赫赫。 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
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
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修辞?排比 互文 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
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
兴奋的感情。 对偶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修辞?比喻,以双兔为喻,很风趣。 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 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赞美了木兰的谨慎、机智。 象形兰木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古代杰出的巾帼英雄形象 木 兰 祠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 弯弓征战作男儿, 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 拂云堆上祝明妃。杜
牧
诗《题木兰庙》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
一身戎装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我们看到的是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而对镜疏理云鬓,秋波顾盼流转,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
这二者在花木兰身上的统一,世世代代向人们传达着这样的信号——中国女性的伟大、坚韧与温情。 孝—听到将要征父入伍的消息,木兰十分着急,因为她上无兄长,没人能够替父亲应征,于是萌生了替父从军的念头:“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辞别父母,踏上了征程。
诗人只是用了“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二句,就写出了木兰见到“军帖”的复杂心情,写出了木兰对“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焦虑和忧愁,表现出木兰对父母的关爱和孝敬,一个孝女形象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忠——孝是忠的基础,木兰代父从军,可谓是忠孝两全。
以女儿之身女扮男装,和男子汉一样战场上与敌寇拼杀,既是为父尽孝,又是为国尽忠。她离开父母远征,虽然不能膝前尽孝,但是却用杀敌报国实现了对长辈的孝,而对国家的忠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勇——木兰从军之后,战场上英勇杀敌,奋不顾身——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十二年之间,木兰像真正的男儿一样南征北战,身冒矢镞,英勇作战,功勋卓著,表现出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抗敌御辱的爱国精神。智——一个女孩儿家,和男子汉一样征战十二年,而能不露女儿本色,需要很高的智慧。但最能表现其智慧的,则是功成身退,不慕功名利禄。
十二年的厮杀,木兰建立了赫赫战功,天子又是封赏、又是许官,若是寻常人物面对如此显赫的功名利禄,恐怕早就对着皇帝佬儿三叩九拜山呼万岁了。但是木兰很明智,她可以为父尽孝,为国尽忠,却不愿随朝伴君,且不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就是在天子驾前,焉知不是伴君如伴虎呢?诗歌在简约而凝炼地表现了木兰的忠、孝、智、勇之后,着重描写了她回归女儿本色的天真快乐: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当她以一身女儿妆出来和昔日的战友相见时,人们都十分吃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只此两句,诗歌的喜剧效果尽数显现出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伙伴的惊异和木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诙谐调笑中戛然而止,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课外延伸:学生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