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抽屉原理 4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抽屉原理 4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6-07 14: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抽屉原理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索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 4颗糖果,3个杯子请4位同学上来,把4颗糖果放进3个杯子。要求四个人每个人都必须把糖果放进杯子里。
2. 把5本书分发给4个人,要求5本书都要发下去。学生动手去试一试。
3. 师指出:像这样的现象中隐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
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初步感知抽象的“抽屉原理”。
二、解疑合探:
1.观察猜测并证明。
3本书,2个抽屉。
学生放一放,说一说,师引导学生观察后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小结:3本书放进2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
2.自主思考
如果把6只苹果放进5个抽屉呢?
请学生继续思考:
7只苹果放进6个抽屉呢?
把10只苹果放进9个抽屉呢?
把100只苹果放进99个抽屉呢?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放的物体数比抽屉的数量多1,不论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个物体。
3.得出抽屉原理(一)
如果把n+1个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2个物体。
4.介绍原理。
“抽屉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应用于解决问题,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从这么平凡的事情中发现的规律,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里克雷原理”,又把它叫做“鸽巢原理”。
5.例题分析
例1、一年有53个星期,全班有54个同学,那么其中必有两个同学的生日在同一个星期。
例2、班上有51人,老师至少拿几本书,随意分给大家,才能保证至少有1个同学得到2本书?
三、质疑再探: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
四、运用拓展:
1.幼儿园买来不少的熊、狗、马塑料玩具,每个小朋友任意选择两件,那么至少有几个小朋友才能保证有2人选的玩具相同。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2)交流,说理。教师示范。
2.从扑克牌中取出两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中任意抽出5张,至少有2张扑克是同花色的。试一试,并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如何构造抽屉?
3.小结利用抽屉原理解题的思路和步骤是:(1)构造抽屉(2)把物体放入抽屉(3)说明理由,得出结论。合理、正确地构造抽屉是解题的关键。
4.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加深印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