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综合《到民间采风去》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综合《到民间采风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3-30 22: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城阳十七中 王 宏到民间采风去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2.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了解民间习俗培养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
1.培养和他人协作的能力。
2.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课前准备活动:
学生分组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课题,调查方式。(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运用以下几种调查方式:采访录音,摄影录音,查找资料等。)
把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提出有创造性的看法或观点。尤其要鼓励学生关注民俗的现状提出个人建议让民族文化得以保存。
教师做好动员,阐明进行民俗调查活动的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认真的完成调查活动。活动设想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当地的民俗调查或结合实地调查,让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具体化,增强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调查地点设在学生生活的区域,让学生更好的关注身边的事物.
学生分组老师结合学生的意见确定调查得主题.更容易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也更容易让学生学会合作精神.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请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老师参与.
自豪的家乡
讲述名人事迹.
名胜介绍
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青岛 清代书画名家高凤翰是青岛胶州人。近代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晚年定居青岛,“青山绿树碧海蓝天”是他对青岛的赞美。
中国现代不少著名作家旅居青岛,并定下了众多传世名篇。他们是:王统照、闻一多、老舍、沈从文、梁实秋、萧军、萧红、洪深、端木蕻良、臧克家、孙犁、刘白羽、刘知侠等。
蔡元培青岛的蔡元培故居康有为青岛的康有为故居青岛的老舍故居 青岛荟萃了一批以海洋科学家为主的著名科学家,其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就有38位。他们是:曾呈奎、文圣常、管华诗、袁业立、赵法箴、冯士笮、刘瑞玉、秦蕴珊、唐启升、张福绥、郑守仪、胡顿欣、张明高、陈炳聪、张嗣瀛、宋湛谦、丁德文、李庆中、刘鸿高、谢立信、刘盛纲、宋振骐、陈蕴博等。 另外,我国现任外交部长李肇星,构造地质学家、大陆动力学家钟大赉,国际医学界著名的女科学家修瑞娟,香港“水饺皇后”臧键和等是青岛人的杰出代表。
青岛培养造就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影视界名流。他们是:吕思清、倪萍、唐国强、邵宏来、宋佳、刘信义、丛珊、盖丽丽、赵保乐、江涛、王绘春、夏雨、耿巧云、郭公芳等。 秀丽的 海滨城市青岛海底世界位于青岛汇泉湾畔,毗邻青岛著名风景区鲁迅公园和第一海水浴场。它整合了青岛水族馆、标本馆、淡水鱼馆等原有旅游资源,与依山傍海的自然美景相融合, 形成山中有海的奇景。独特的地理位置,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使其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海洋生态大观园。 栈桥是青岛的象征、也是青岛人的骄傲,青岛市的市徽以及一些著名企业的商标均以栈桥为图案设计而成。栈桥全长220米,宽8米,与市区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相连并直接延伸入海,南端艳丽端庄的回澜阁,安坐在碧波之上,像被一支玉臂托起的永不凋谢的花蕾,故此景有“长虹远引”、“飞阁回澜”之美誉。 浮翠流丹(五月的风) 坐落在浮山湾的五四广场,市政府对面。乃大型的红色钢雕塑。坐落于浮山湾畔的五四广场,是青岛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也是青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域。这里碧波荡漾,群山环绕,视野开阔,高楼林立。矗立于广场南端火红的“五月的风”大型雕塑,像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也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分外惹眼,将这里的山与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浮翠”,还有“浮山耸翠”一层意思,是利用自然环境互为借景的真实写照。
历史上的大事 1912年1月,同盟会会员周敦恂、陈献堂、隋子孚、宋兆麟等20余人,在即墨成立“保安会”,筹办军火,集聚力量,准备响应辛亥革命。1月27日晚,即墨县革命党军100余人占领县署,拘禁清朝知县,成立了临时民政署。后来,遭清军镇压,起义失败,死难者17人。
辛亥革命即墨起义 ? 【孙中山莅临青岛】
1912年9月,孙中山应袁世凯之邀,赴北京商讨国是,接受了统筹全国铁路事宜之大权,随后赴各地视察。1912年9月28日,孙中山由济南乘火车到青岛,下榻于青岛大饭店。在青岛期间,孙中山出席了广东会馆组织的欢迎大会,还到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发表了讲话,并游览了崂山。9月30日,孙中山乘船前往上海。 ? 青岛----中国东部重要的海滨城市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
青岛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中国十佳商务城市,获得“企业家满意奖”。
青岛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青岛是全国两个“中国品牌之都”之一。
青岛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青岛荣获2005年“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第一名。
青岛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的“帆船之都”。
青岛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 风采展示
本地方言.
流传的笑话 (健康),趣事.
民歌民谣.
优秀作品展.青岛的地方方言过午曰“晌午”(shangwen)
深夜曰“瞎晚儿”
昨天曰“夜来”
打雷曰“打呼雳”
下雾曰“下雾露”
郁闷不舒曰“懊头”
小儿撒娇曰“扎煞”
讨好于人曰“舔拇”
闯祸曰“作业”
小女孩曰“小嫚儿” 肚子痛,找老熊,老熊不在家,找老马,老马在家磨刀子,吓得小孩好好的。

“一,一,一二一,爸爸领我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上了学校考第一。”老青岛的民谣 节日探源
关于节日的传说和起源.
传统节日介绍.
关于节日的诗词,对联,灯谜展示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称“过正月十五”。这是春节后民间最热闹的一个节日。 元宵节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四月5日左右。
唐代诗人 杜牧
清明节诗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风俗习惯:拜祭祖先
端午节 日期:农历五月初五民俗习惯:吃粽子——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农历九月初九。
我国政府于1988年定重阳节为敬老节,每年九月初九,全国开展敬老活动,关心老人生活,请老人参加庆祝会,观看文娱演出等。 青岛海云庵的糖球会
时间:农历正月十六
地点:青岛四方区海云街1号
这天,邻近村民就前来进香许愿,祭扫神灵,祈求丰收和海上平安。
各地艺人赶来献艺,商贩设摊叫卖,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由于庙宇附近盛产山楂,商贩们多用它做成糖球在庙会上叫卖,
久而久之,海云庵庙会便被民众称为"海云庵糖球会"。
青岛啤酒城 青岛国际啤酒节始于1991年,是以啤酒为媒介,融经贸、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是亚洲最大的啤酒盛会。自举办以来,历届都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啤酒厂家参加,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达百余万人。1994年,坐落在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青岛国际啤酒城建成,占地35公顷,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成为青岛国际啤酒节的永久性场所。一年一度的啤酒节开幕时间约在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六举行,会期16天。自1997年第七届啤酒节起,改由国家6个部门与青岛市政府共同主办。2005年8月13日开幕的第1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是首次有台湾的东森电视台和中国山东卫视合作,将开幕典礼向亚洲﹑欧美等地区进行同步连线转播,同时亦与新浪网合作进行网上视频直播。 青岛国际啤酒节 法海寺庙会
  法海寺庙会,又称"源头庙会"。法海寺位于崂山西侧夏庄镇源头村东河北岸,是崂山最古老的一处佛教寺院,以第一位方丈的法号"法海"而得名。
  法海寺始建于西晋武帝(司马炎)初年,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因此,有"先有法海寺,后有即墨县"之说。寺院面积12亩,分前后两院,前院5间,为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等神像,后殿5间,供奉如来佛等众神。元朝最盛时,殿堂达到40余间.寺内和尚99人。
  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和四月初八开庙逢会,场面十分壮观热闹。 你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五、少数民族节日风俗
瑶族耍歌堂
藏族旺果节
藏族雪顿节
苗族四月八
彝族庆年节
热闹的泼水节傣族风情云南的歌会3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独具特色`他们冬季穿皮衣,外罩丝绸或者布面,夏季穿布袍 ,袍身肥大不开叉,俗称蒙古袍。腰上系带,带上配挂荷包`蒙古刀。妇女喜欢用布包头。蒙古人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他们住的是圆形蒙古包,多数用木制的圆形为壁和伞形顶架组合。帐顶和四壁覆盖或围上厚毡,用毛绳缚定。蒙古包顶上有天窗,可以通风`采光。农业区的蒙古族由于与汉族杂居,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有一个时期,他们盛行信仰喇嘛教,兴建了大批寺庙,喇嘛人数曾经达到全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蒙古族的习俗蒙古族风附板书

到民间采风去
↓↓
我爱家乡作业:
以家乡的------节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浓郁的家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