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的认识 3(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的认识 3(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6-08 18: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 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
探究三角形较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学习准备:
组内分工准备 4cm 、 5cm 、 6cm 、 10cm 小棒各4根。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引探——提供学案,依标自探  
1.谈话: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来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和围绕学案目标进行自学,时间10分钟。   
学案:  
预习导学:  
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三角形?
2.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做一个三角形,介绍一下。   
自主探究(三角形的概念)   
1.每个人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2.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自主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组内合作,从组员带来的小棒中任选三根,围一围  
2.记录能围成三角形三边的数据和围不成三角形的三边的数据
  
能围成三角形  (cm)               不能围成三角形  (cm)              
                       
                       
                       
3.思考: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二、交流点拨——分享自学,适时点拨  
1.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自探成果。  
2.学生互相补充。  
3.针对学生的困惑,由学生或老师解答。  
三、纠错补缺——检测纠错,完善建构  
1.点评学生自学效果。  
2.重、难点用例题点拨。  
3.练一练(想想做做)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讲解)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先进行独立判断)  
指名学生说一说,要注意进行全面的比较。(看能不能找到不成立的一种情况,不可以一次就做出判断)  
谈话:这个重要的原理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看题,独立进行思考)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思考的结果,要说清楚是怎么选的,为什么这么选。  
谈话:同学们以后在选择路线的时候就要多运用这个原理选择最近路线。  
四、拓展提升——提优补差,巩固拓展  
1.以下长度的线段(单位:厘米)5、6、7、8、9、11、12、15能选择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2.固定边7厘米、3厘米,配一条活动边。活动边可以是几厘米?  
3.课堂回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