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数的读写和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合作探索中,掌握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旧知。
谈话: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小数的很多知识。你觉得哪些知识你印象最深刻,掌握地最扎实?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鼓励引导学生回顾复习前两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利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为知识应用做好准备。
二、练习小数的读写和意义。
1.判断对错。
(1)小数都比整数小。( )
(2)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的。( )
(3)0.09米是1米的9/10。( )
(4)0.0004表示千分之四。( )
(5)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所以0.05表示百分之五十。( )
(6)606.605是三位小数。( )
(学生手势判断,并说明错在哪儿。)
2.自主练习第4题。
课件出示体检表,让学生说说从体检表中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谈话:你的体检结果如何?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小数知识叙述体检结果。
3.自主练习第6题。
学生独立地写出横线上的小数,然后交流订正。
谈话:和生活中的物品比较,最大、最长、最重的蔬菜相当于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品?
(学生自由发言,增强学生的估计和数感能力。)
4.自主练习第8题。
课件出示图片和统计表。
谈话: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逐题出示填空题,学生回答,教师鼓励订正。)
5.小游戏:自主练习第10题。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找3名同学演示,然后各组开始游戏。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结合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交流比较,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问、思考、游戏、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综合练习。
1.自主练习第7题。
引导学生先感受这些小数的数值大小,再判断对错,让学生弄明白错在哪儿。
2.自主练习第9题。
谈话:你知道这些小数表示什么吗?
3.聪明小屋。
学生解决书上的问题。
谈话:你还能组成什么样的数?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使学生明白答案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感受小数的各种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交流见解,并互相评价、判断,鼓励学生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学习的灵活性和数学答案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评价总结,实践应用。
谈话:在这节课中,你对哪些知识应用得更好了?
课后拓展:调查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与同学们课后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鼓励学生自己去生活中寻找小数,是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也是对小数知识的延伸运用。
课后反思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引领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同时也在生活中发现隐藏着的有关数学的奥秘,让他们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悟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和学生的生活实践,在知识上从小数的读写到意义,在思维上从理解到运用,再到拓展知识,这样分层次的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巩固了新知,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兴致勃勃投入学习中,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共享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