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邓稼先(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3-31 15:03:00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邓稼先
           杨振宁
邓稼先(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们是
同乡
同学
情同手足的
好朋友
一个获诺贝尔奖
蜚声世界半世纪
一个为国造核弹
隐姓埋名28载
五十年的友谊
得知邓稼先逝世后,杨振宁
含泪写出这篇至情之文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概括邓稼先的品质.
3.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质和奉献精神.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一到六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
温馨提示:1.注意文中的小标题.
2.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这是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时代。
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的历史
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本文主人公是邓稼先,而第三部分为什么会涉及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
对比
出类拔萃、锋芒毕露、美国妇孺皆知的人物.
真诚坦白、忠厚平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 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译文: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北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思考:
作者为什么在这里引用古诗文、歌词
渲染荒凉、壮美的气氛,衬托邓稼先的品质。
邓稼先是一位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祖国、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当“非典” 在我们中间肆虐时,无数的白衣天使谱写了新的奉献之歌。
当无情的洪水扑向人们的家园时,一个个普通的战士用血肉之躯筑成了冲不垮的大堤。
当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时,多少中国人都掩饰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当南方雪灾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谱写了新的人间赞歌。
当“神五”“神六”的顺利升天,“嫦娥”成功奔月时,国人又是心潮澎湃、振臂欢呼。
奶奶告诉我:宁念家乡一撮土,不恋他国万
两金。
爷爷告诉我:国泰民可安,国强民也富。
爸爸告诉我:家和日子旺,国和万事兴。
妈妈告诉我:大河有水小河流,国有村有家
才有。
叔叔告诉我:位卑未敢忘忧国。
祖国,我想对您说……
真情放送:
亲爱的中国,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