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

文档属性

名称 隆中对(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3-31 17: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23、隆中对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九年级上册
执教:靳元东设计:靳元东 苏宗国 李平 刘备是靠镇压黄巾起义军起家的,兵少,无地盘。虽有才略,但不得志。曾投靠曹操,又起兵反曹操,失败后投靠袁绍,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逃到荆州依附刘表,但刘备受到刘表集团的外戚势力的排挤,被送到偏僻的新野小县去屯兵。为改变这种局面,他决定寻求谋士帮助自己兴复汉室。经好友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问计谋天下。
23、隆中对陈 寿《三国志》是一部 ,作者 , 朝 家。
《隆中对》的“对”理解为 ,读课题可知本文所写的内容应


读文下注释,积累文学小常识史书陈寿晋史学天下、兴复汉室的计策。
回答诸葛亮在隆中回答刘备智取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基础知识积累2、解释加点的字词、翻译句子。欲信大义于天下 自董卓已来
将军宜枉驾顾之 凡三往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遂用猖獗
孤不度德量力 抑亦人谋也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此诚不可与争锋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读出句子停顿并翻译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徐庶荐诸葛→刘备请诸葛→诸葛答刘备→关张妒诸葛。以诸葛亮为中心人物概述文意:根据隆中对话的前后,可将
本文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思读课文,把握文意


崔州平读1、2段,理清人物之间关系诸葛亮刘备徐庶 细读3、4段讨论:
(1)刘备问诸葛亮什么问题?
目的是什么?
(2)诸葛亮提出什么战略方 针?根据是什么?洛阳刘备曹操孙权(张鲁)(刘璋)夷州越荆州(刘表)益州秦川南阳隆中北(魏)曹操
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 东(吴)孙权
国险而民附,
贤能为之用,
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荆州
利尽南海
用武之国 益州
天府之土 刘璋
暗弱 张鲁民殷国富
而不知存恤 战略方针:明察天下局势
隆中对三步走战略:
攻荆州 夺益州
联吴灭曹统天下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好孙权,内修政理。曹:不可争孙:不可图荆益二州:可争可图自由评价诸葛亮在《隆中对》中
的重要治国思想。 4、突出“人谋”“人和”的作用1、恤民用贤2、以民为本的“民贵君轻”思想3、得民心者得天下自由评价诸葛亮的人物形象2、雄才大略1、远见卓识
拓展探究: 1、胸怀奇才的诸葛亮还要“三顾茅庐”才肯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这在今天的社会形势下是否可取?
2、诸葛亮为何忠心耿耿的辅佐一个弱小的政治集团来统一国家,而不弃暗投明去投靠魏、吴两国,不是更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吗? 课堂检测1、《三国志》是一部 ,作者 , 朝 家。
2、《三国演义》是一部 体
小说。作者 ,元末明初人。3、《隆中对》中的“对”理解为 ,可知本文所写的内容是
史书陈寿晋史学历史长篇章回罗贯中回答兴复汉室的计策。诸葛亮在隆中回答刘备智取天下、4、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原因是:

5、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政治蓝图是:
6、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战略方针是:
欲信大义于天下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好孙权,内修政理。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7、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根据是:
8 、文后写关羽、张飞的表现有
何作用?
9、课后自由练习2
曹:不可争 孙:不可图
荆益二州:可争可图
三步走战略:攻荆州 夺益州
联吴灭曹统天下侧面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非凡才能的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