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考复习研讨会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市中考复习研讨会资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4-03 21:13:00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1 关于中考命题改革的几个问题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方关军2一、关于现代文阅读题的考查改革 (1)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为明天的学习型社会培养读书人口
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六大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志之一。
3 读书人口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有浓厚的读书兴趣;
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有必备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培养读书能力
4《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5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事与愿违,与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大运动量的课外现代文语段阅读训练

这种方式以技术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为目的,课外阅读成了课外解题技术的操练
6两种阅读的比较:7 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回归本真,需要从改革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试方法做起 8我们的《考试说明》有没有错? 浙江省2008年《考试说明·语文》中关于现代文阅读能力考试目标的规定:
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理解)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提取)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
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 (质疑)
6.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 (鉴赏)
9考试题目有没有错?军 刀 赵 恺
1.读完这篇小说,你内心产生的最深感受是什么?请用两个成语(四字短语)或一句诗词(歌词)来表达这种感受。
(整体感受) 2.这篇小说中的“军刀”分别指武器和雕塑品,作品中的人物与“军刀”分别有哪些联系?请概括小说的有关内容,完成下表填空。 (梳理情节)
10 3.第三节中,画线部分属于 描写,用40个左右的文字补写出省略号处省略的内容。
(理解内容)
4.你最欣赏“宋哲元”或“侯万山”的哪一种品质?简要举例说明。 (人物评析) 5.从全文看,如果不写“我”和“雕塑家”的有关内容,小说的故事也完整,作者现在这样安排的意图有哪些?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艺术技巧分析)
11 1.《大师》一文感人至深。细读全文,文中哪些地方令你特别感动?说出三处,要求简要概括。(6分)
如:秋小峦含泪求鉴
2.文章含蓄凝练,值得玩味。请联系选文体味下列句子中带▲的词,并回答问题。(8分)
①“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黄云山“叹”什么?
②“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秋小峦为什么“恸哭”?
3.你认为题目中的“大师”指的是谁?结合文章说出你的理由。(6分)
4.评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请从情节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选择一点进行评析。(6分)
大 师 聂鑫森 12 题目内容上都没有错,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是在应试教学如此严重的背景下,其客观导向却有问题。它忽略了阅读考查要有利于促使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与阅读习惯的导向功能。
13我们的设想与做法: 采用一种与学生课外阅读要求相同的形式来进行考查,突出试题的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结合考试目标,实行两头兼顾:一头兼顾考试目标的落实;一头兼顾阅读教学的导向。
一般出三道题,前两题侧重于局部的感知、理解(共10分),第三题以阅读为旨归的表述题(15分)。
14表述题题型:
一般为读后感、评论、赏析、改写、续写、缩写、扩写、变角写作片段。
15峭壁上的树
尤 铭
1.选文描写了峭壁上的一棵酸枣树,请说说这棵酸枣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尽可能说得全面一些) (5分)
2.第⑤节用较大的篇幅写桃梨柳杨,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5分)
3.读了本文,面对这棵峭壁上的酸枣树,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300左右的读后感 。 (15分)
举例:16 1.读罢全文,用一两句话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总体感受。 (5分)
2.第三小节画线部分是对表彰会的场面描写,可以删去不写吗? (5分)
3.“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他会写些什么呢?是回忆,还是反思?是感激,还是歉疚?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个300字左右的书信片段。(15分)
三好学生 陈庆雹17 1.海子妈盼望海子的殷切之情和收到海子来信后的喜悦心情是从哪些地方反映出来的?请分条简要概括。 (6分)
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都是对海子爹的细节描写,分别反映了他什么情况下的什么样的心情? (4分)
3.当海子爹打开信,看到:“亲爱的娅妮,我在部队很想念你……”时,海子爹海子爹“微微打了个寒战”,当时他心里会有怎样的内心冲突呢?请你根据情节的发展,发挥丰富相象,描摹一段海子爹的内心独白。(不少于200字) (15分)
盼 望 齐闯18继 母 肖复兴? 1.细读文章,尽量借用文中的语句,把“我”对继母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过程补写完整。 (6分)
①对继母情绪抵触,有反感? ② ③ ④ ?
⑤ 深深地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能忘记的是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2.联系全文,体味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4分)?
(1) “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妈妈为什么哭?你能说出她这时的心情状态吗??
(2) “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动的心脏,……”你能说出加点的这个句子有什么好处吗?
3.写一段200~300字的阅读感想,不必拟题。 (15分)? 19父亲的借口 叶梓 1.从这篇小说来看,你推知齐总过去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吗?要求阐明理由。 (4分)
2.结合全文,仔细品味下面的句子,并回答问题。 (6分)?
(1)“齐总沉默了两三秒,突然挂断电话把手机关了。”请说出齐总当时的心理活动。
(2)“齐小豫呆了。半晌,他忽然明白了父亲话中的含义……”齐小豫到底明白了什么?
? 3.写一篇200~300字的阅读感言(可以是对小说的评论,也可以是自己读后的感想),不必拟题。 (15分)??
20表述题的命制要求: 这是一种以阅读为旨归的表述题。
①必须紧扣文本,从文本出发,以文本内容为触发点;
②或以写感受、体验为主要内容(内容宽泛,可以从文本中心出发,也可以以文本中的某几句话或某一观点为触发点来写);或对文本的主题、内容及其表达技巧作出评价分析(或说出其妙处,或点出其不足);
③找准一个角度,突出一个重点。
④扩写、续写、改写、变角写作必须依据原作,想象合理。缩写必须抓住事件的主干和内容的要点。
21赋分视点: 1.是否从文本出发并紧扣文本;
2.是否以写感受或评析为重点;
3.表达是否清楚,感受是否在理,评析是否自圆其说,语言是否流畅。(扩写、改写:1.是否尊重文本原意并扣住文本。2.扩充或改写的内容是否合情合理。3.表达是否清楚,语言是否流畅.)
基准分:11分。
22二、对考试改革另一种倾向的关注 舍本逐末,忽视课本的教学,特别是九下册课本的教学,过早地进入复习阶段,开展大运动量课外语段阅读操练。23冠冕堂皇的理由: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所以教师有权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取舍。 242006年卷第3题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初中三年,在语文这片神奇的天地中旅行,想必你一定是收获无限。在岳阳楼头,你也许聆听到了 ▲ ;在戴望舒“残损的手掌”中,你也许触摸到了 ▲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里,你也许感受到了 ▲ 。…… 252007年卷第3题: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如一道道精神的佳肴,让人回味无穷。譬如,紫藤花的勃勃生机让我们体悟到人生的意义;罗布泊——仙湖的消逝让我们充满对生态悲剧的忧患;诸葛亮的临危受命让我们 ; 又让我们 。 26三、关于作文要求的变化问题。 1.要求写真情实感
A.作文命题应指向生活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在平淡无奇的生活和经历中发现出不平常的意义来。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B.杜绝无病呻吟或天马行空。 27美国的SAT作文题: 1.背景:有人认为,一个政府应当对影响人们生活的重大事物起更大的作用,因为用个人之力,是无法修路筑桥改善公立教育之类的。但是,另外也有人认为政府不应该管得太多,否则人民就会过分依赖政府的照顾,于是变得越来越懒。
任务:根据上面的背景,自己拟定题目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意见是什么,不可以写成诗歌或者话剧。
28美国的SAT作文题: 2.背景:很多人为了钱而从事他们不喜欢的工作。有的人认为,理想的工作应该是能带来创造力,能带来自我满足,能感到愉快。
任务:你认为一个人应该为感到愉快而工作呢,还是应该为了一个能提供高工资但令人痛恨的职位而工作?自己拟定题目写一篇文章。
29美国的SAT作文题: 3.背景:当今的年轻人受到的教育大部分不是来自学校。他们的教育来自家长、同伴、老师,甚至是街上的陌生人。他们受的教育,来自他们看的电影,听的歌,看的表演,读的课外书,参加的工作,参加的运动队……学校的教育,虽然也很重要,但不过是他们受到的教育的一小部分而已。
任务:你认为你受到的教育基本是来自学校以外的途径吗?为什么?自己拟定题目写一篇文章。
30美国的SAT作文题: 4.背景:《愚公移山》的故事,认为人们假如对环境感到不满意,就应该去改变环境,让环境符合我们的需要。但是,智奥代表的那一派,显然认为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比改变环境重要。假如愚公不认为门前的山挡路,而利用这座山与世隔绝的优点,把自己的家和附近的村民变成世外桃源的话,说不定他就不必世代挖山不止了。
任务:你认为改变人类生活的环境以符合人类的要求更重要一点,还是改变人类的态度以符合环境的需要更重要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31去年国内部分省市的高考作文题:l必须跨过这道坎(上海高考题)
l怀想天空(江苏高考题)
l行走在消逝中(浙江高考题)
l诗意地生活(江苏高考题)
l母语是民族文化载体(湖北高考题)
l我能(辽宁高考题)
l创造需要坚持不懈(宁夏高考题)
l一步与一生(四川高考题)  
32被套用频率最高的作文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一、李白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332007年绍兴卷作文题目: 亲爱的同学,也许你有过丑小鸭的自卑,也许你有过白雪公主的骄傲,也许成功让你激情满怀,也许挫折使你踌躇不前……读了《生命的平衡》一文之后,你一定有许多的感触,想必你也一定有过寻求自我平衡的经历和体验。请你以“寻找平衡”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见解……
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②不少于600个字(如写诗歌则不少于16行)。
342.调整好评分教师的心理准线
作文分值提高到70分之后,评卷教师作文赋分的心理准线应当作相应调整,防止旧定势的干扰。基准分应当定位在52-53分之间,而不是原来的45分。 35
谢 谢 大 家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方关军课件17张PPT。欢迎进入语文课堂 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 (1)鉴赏类
(2)感悟类
(3)读后感
(4)续写改写类
、、、、、、 题型分类文学作品阅读
------赏析类阅读写作指导 ①赏析文章的语言
②赏析文章的形象
③赏析文章的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
④赏析文章的表达技巧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章进行赏析评价: 赏析文章的语言 用词之美 作用: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描述得得形象具体;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使用成语,言简意赅,使文章韵味无穷。找在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找精美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修辞之美 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 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句式之美 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哲理之美:抓“主旨句”。 主旨句或点明中心,或总结全文,或说明事理,或表达感悟,在文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情感之美:抓感情或含义深刻句 主要指文中具有强烈感彩和深刻含义的句子。它们在文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中心或升华主题的作用 请从语言的角度品析下面语段。 在双台河的入海口处,每当海潮退去之后,会出现一片奇异的景观------红海滩: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珠光闪烁。请从语言的角度品析下面语段。 例句:在双台河的入海口处,每当海潮退去之后,会出现一片奇异的景观------红海滩: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珠光闪烁。第一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 第二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美; 第三步:写出了在湛蓝的背景下,红海滩的色彩之美;第四步:表达了作者对红海滩的热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语言的赏析过程,可从以下四步入手分析(1)怎样写的:选取合适的角度(2)写得怎样:所选角度所起的作用(3)写出了什么:写出了物(或人)的什么特点,表现了物(或人)的什么品质。(4)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连成一段赏析文字。 在双台河的入海口处,每当海潮退去之后,会出现一片奇异的景观------红海滩: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剔透,那么珠光闪烁。 这个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了语势,写出了在湛蓝的背景下红海滩的色彩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红海滩的热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等)。

总(述)——中心论点

分(议)——
总(评)——分析评价

分论点一 + 例子 + 分析分论点二 + 例子 + 分析


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等 语言特色鉴赏术语: 课件11张PPT。中考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题型分类:
1、鉴赏类阅读与写作
(评点、赏析……)
2、感悟类阅读与写作
(读后感,名言警句的阐释,不良现象的针砭,人生哲理的品悟……)
3、续写类阅读与写作
(补写论据、续写、仿写……)中考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感悟类阅读与写作指导《狮子育儿法》
3、读了此文,你一定有许多感慨,有许多认识。请结合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中那位高中生母亲的教育方式,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300字左右。(15分)《狮子育儿法》围绕议论文的要素,读“通”材料本身 行文前第一步:读“懂”材料1、“狮子育儿法”的要义是什么?
2、作者对“狮子育儿法”持什么态度?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围绕观点,作者是如何论证的?运用了哪些论据?(可从论据的内容、论证的方法及作用方面入手)《狮子育儿法》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行文前第一 步:读“懂”材料你对家庭教育怎么看?
你赞同作者的观点、论据吗?
…… 行文前第二步:审清题意(1)内容——谈看法或建议
(2)话题——针对高中生母亲的教育方式
(3)要求——须结合阅读材料
(4)字数——300字左右 读了此文,你一定有许多感慨,有许多认识。请结合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中那位高中生母亲的教育方式,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300字左右。(15分) 行文前第三步:
提炼观点,选择材料,形成思路“看法” 写作思路: 是什么
(看法) 行文前第三步:
提炼观点,选择材料,形成思路(3)要求——必须结合阅读材料 韩国父母教育子女的做法……
狮子育儿法
意大利著名儿童作家的话
作者的观点
……1、亮出你的观点(鲜明)2、列出你的理由(充分、有条理) 行文前第三步:
提炼观点,选择材料,形成思路3、提出你的建议(合理)《狮子育儿法》
3、读了此文,你一定有许多感慨,有许多认识。请结合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给对文中那位高中生母亲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她教育方式的看法或建议。300字左右。(15分)课件15张PPT。欢迎进入语文课堂中考复习研讨 科技作品上虞实验中学 任小夫——阅读写作指导题型设计建议型鉴赏型联想型转换型感悟型描述型研讨建议型你从文章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阅读《塑料袋:“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研讨建议型 新闻链接:2008年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就减少使用塑料袋来减少环境污染这一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字数在300左右。 轻便而结实的塑料袋,在百岁诞辰纪念之时,被人类评为“最糟糕的发明”,并不是因为塑料袋失去了作用,而是因为它那不可降解的性质,在土壤中的严重污染,破坏了其结构,更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塑料袋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生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减小塑料袋的生产量,控制使用量,让它慢慢消失。
二是利用科技,研制可降解的塑料袋。
三是推行使用布袋,菜篮子,提倡购物袋循环使用。
四是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与环保意识。
总之一句话,要想减少塑料袋的环境污染,必须从根源入手,只有消灭了源头,塑料袋的潮流才会因失去动力而逐步消退。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美好家园! 范 例建议型:
1.为什么要提出建议?(危害、利益)
2.提出怎样的建议?
3.总结、呼告! 得出结论研讨转换型 调查研究:下面是某市农村与城镇居民使用塑料袋研究调查数据图表——请你根据图表用文字表达观点0%50%100%A一点都不知道 B 了解一点C 时常关心1、对塑料袋造成环境影响的了解程度市区农村研讨转换型0%50%100%A没有 B有时有用 C每天都用2、现在还用菜篮子吗?市区农村 调查研究:下面是某市农村与城镇居民使用塑料袋研究调查数据图表——请你根据图表用文字表达观点研讨转换型0%50%100%A 不知道 B 知道一点 C 了解过3、是否知道怎样辨别有毒塑料袋市区农村 调查研究:下面是某市农村与城镇居民使用塑料袋研究调查数据图表——请你根据图表用文字表达观点研讨转换型 调查研究:下面是某市农村与城镇居民使用塑料袋研究调查数据图表——请你根据图表用文字表达观点 由表格分析可得:市区人们对塑料袋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了解程度是一点都不知道的人数最多,占了55%。而农村对塑料袋造成环境影响有了解一点的人数占50%。市区、农村80%人都没有使用菜篮子,可见塑料袋的使用的广泛,市区知道有可降解塑料袋的人比农村多,有80%,而农村市民只有40%的人知道。而市区不知道怎样辨别有毒塑料袋的人有60%。农村市民70%不知道。综上所述,市区的比农村的环保意识要强。范 例得出结论图文转换型的方法:
第一、观察和分析,理清联系。
第二,表达详尽,客观说明。
第三,注重说明方法和表述的顺序。作 业 《初中生学业评价指导用书》中的
科技作品阅读片段。 欢迎再来语文课堂上虞实验中学 任小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