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铺地面 2(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铺地面 2(北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6-17 12: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铺地面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和使用大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利用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操作活动去感知、去体验,掌握面积单位间换算关系,形成利用面积单位的换算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疑。
(一)创设情境,提出方案(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换算意义)
课件: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5分米,宽5分米的地面损坏了,那么25平方厘米的方砖能修补好吗?
(学生讨论。)
生:不能。损坏的地面是25平方分米,方砖是25平方厘米。它们的单位(面积大小)  (学生讨论。)
不一样。
师:那么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要不要进行换算?
二、互动解疑
师:怎样知道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小组讨论拿出一个方案。
(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选择出比较好的方法。
分别主张“摆一摆的活动”、主张“测量划分”以及主张“计算”。到底哪一种感知方式使学生掌握得更深刻,我认为是“摆一摆”的活动。在“摆一摆”的操作之后,生2所主张的测量划分就一目了然,而生3所主张的计算也变得轻而易举。
三、启思导疑
(二)自主体验,活动感知(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进率)
以“摆一摆”的实际操作为主,推算为辅
师: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哪位同学来说明。
按学习小组进行操作实践活动,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或体验,
师小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四、实践运用
1. 那么刚才提到的小明家卫生间有一块长5分米、宽5分米的地面损坏了,那么需要25平方厘米的方砖多少块呢?
2. 看谁答得对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5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 理解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想一想: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有什么关系?
1:先测量它的边长,再计算面积10×10=100平方分米。
2:用面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摆一摆,1排摆10个,摆满10排,10×10=100平方分米。
师小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4. 总结概括,掌握进率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可见: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五、总结评价
让学生列举各种面积单位的应用。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都是面积单位。计量比较大的面积,如国土面积、大片森林、草原的面积就要用公顷、平方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