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第2单元检测题
姓名_____:考号:_____得分:_____
当春风又绿万水千山的时候,我们胜利地完成了语文世界的又一次阶段性巡游。今天,面对这张试卷,我们认真地审题,从容地书写,深情地倾吐心声。相信:成功一定把握在我们手中。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粗制烂造 抑扬顿挫 翻来复去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颌首低眉 诚慌诚恐
错别字
正确字
2.下面句中横线上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__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_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示虔诚,_______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
3. “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写多少诗文。(5分)
(1)念天地之悠悠, 。
(3)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 。”
(4)写出一句与春天有关的古诗句: , 。
4.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
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我们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这学期我们开展了“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语文活动。现请同学们一展身手:
(1)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净。(2分)
仿写:父爱是 ;父爱是 。
(2)请你调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写两个以“母亲”为主人公的故事的名称,
例如“徐庶之母以死教子”等。(2分)
(3)书写一句有关母亲的俗语或格言。(1分)
5.学校家长会后,一同学的家长好心的对小鸥的母亲说:“这次综合检测中,小鸥与同学们的差距这么大,我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应该到医院去查一查。”母亲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然而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这话时,母亲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发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4分)
(1)a.文字中表达不得体的语句是:___ ________ ___ (1分)
b.可改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联系上下文,补写母亲说的话。
_________ (2分)
二.阅读(40分)
一.《雪》(12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7.“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一句中的“闹”字传神,因为 (2分)
8.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9.古今中外诗人留下了许多描写雪的诗句,请写出一句有关雪的诗句。(1分)
10.文中孩子们塑雪罗汉写得很精彩,在雪中你玩过什么游戏?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下来。如果没玩过,请你想象下雪时你想玩什么游戏,写一段文字。(60字左右)(4分)
二.孝心无价(14分)
毕淑敏
①“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 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 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②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③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④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⑤“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⑦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11.从文中看,作者对无视家庭困境、一心追求高学历的“苦孩”,不顾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赤城忠心、打算功成名就再“从容行孝”的孩子,各持什么态度?就“尽孝”而言,作者的主张是什么?(4分)
12.作者说:“‘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13.请结合文章第⑥段,谈谈你对文题“孝心无价“的理解。(2分)
14.时下有些孩子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稍不注意还发点小脾气。其实拥有父母之爱,应该常怀感恩之心。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悟?你打算用什么具体行动来报答父母,力尽孝心?(4分)
(三)(14分)
去年除夕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
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束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被阻抑了。
第一次遭的旱灾,其情形是这样:它于去年除夕夜到我家,我特为跑到瓷器店去买了一只纯白的瓷盘来供养它。看它们在寒窗下绿白相映,素艳可喜。可是它们结合不到一个月,就要别离。为的是我要到石门湾去过阴历年,预期在缘缘堂住一个多月,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回去,看它开花才好。如何带法 颇费踌躇:叫工人阿毛拿了这盆水仙花乘火车,恐怕有人说阿毛附庸风雅;把它装进皮箱里,又不可能。于是阿毛提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到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我通过了。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地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找寻它的下落,原来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凳上。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阿毛说“勿碍”,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里,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又欣欣向荣了。是为第一次遭的旱灾。
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彩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有一天早晨,被孩子们发现了,水仙花就遭殃。她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掇到墙角的太阳光中,给它们一一洗刷。然后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利用其色形,用许多小石子拼起图案来。图案拼好,她们自去吃年糕了!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见了石子的图案,叫道:“哎,水仙花哪里去 ”东寻西找,发现它横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自晨至晚,浸了十来小时,绿叶已浸得发肿,发黑了!阿毛说:“勿碍。”再叫小石子给它扶持,坐在水仙花盆中。是为第二次遭的水灾。
第三次遭的是冻灾,其情形是这样的:水仙花在缘缘堂里住了一个多月,它还是含苞未放。然后雨水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阿毛说:“不晒太阳的原故。”就掇到阳台上,请它晒太阳。今年春寒殊甚,阳台上虽有太阳光,同时也有料峭的东风,使人立脚不住。所以人都闭居在室内,从不走到阳台上去看水仙花。直到次日早晨,阿毛叫了:“啊呦!昨晚水仙花没有拿进来,冻杀了!”一看,盆里的水连底冻,敲了敲也不开;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赶快拿进来,放在火炉边。久而久之,盆里的水溶了,花里的水也溶;但是叶子很软,一条一条弯下来,叶尖儿垂在水面。但是看它的花蕊还是笔挺地立着,想来生机没有完全丧尽,还有希望。以问阿毛,阿毛摇头,随后说:“索性拿到灶间里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顾到。”我赞成。是为第三次遭的冻灾。
谁说水仙花清 它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烟火气的。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阿毛送它回来,我见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作者:丰子恺,有删改)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中水仙所遭受的三次灾害。(4分)
旱灾:因为旅行的缘故,水仙被放在饼干盒里旱了三天。
水灾:
冻灾:
16.揣摩语句,回答下面①②小题。(4分)
①“发现它横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句中加点的“横”若换成“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②“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文中画线部分用了比喻,你觉得好在哪里
17.从作者写作目的的角度看,《生机》和《水仙的灾难》这两个题目哪一个更恰当 说说理由。(3分)
18.《爱莲说》《紫藤萝瀑布》等文章都是作者运用联想、咏物抒怀的名篇。请你结合资料,运用联想,说说你会把什么比作水仙 (3分)
资料一:水仙别名金盏银台,多为水养,花朵素洁,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于水中,有“凌波仙子”的雅号。
资料二:国画《水仙》(见右图)
我把 比作水仙,理由是
三.作文(40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乏各式各样的报答:既有子女对父母的,学生对老师的,受益者对恩人的;也有游子对故乡的,赤子对祖国的;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彼此的报答……请以“报答”为话题,联系生活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选角度,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题目:
语文 试题 共4页 第1页语文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1 烂――滥 复――覆 颌――颔 慌――惶 2.C 3.略
4.(1)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把握“父爱”与“母爱”的不同之处,选择恰当的喻体来抒写真情。(2)(3)略
5.⑴a.我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应该到医院去查一查。(1分)b. “可能他付出的努力还不够”或“可能他的学习的方法不对,应该加强指导”(1分,修改只要语意表达得体,均给分)⑵“大家对你充满了信心”或“教师说只要你能细心些,就会有很大的进步”(2分只要是鼓励性的话语,表达清晰,均给分)
二、阅读 :
(一)6.文章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 7.略
8.江南的雪有一种平和恬静的美,她“滋润美艳”、色彩斑斓,蕴育着生命,透露着生机。江南优美的雪景中,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几多怀恋,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 略
(二 )11.作者对“苦孩”和“游子”持反对、谴责的态度,对“从容尽孝”的孩子持不赞成、提醒的态度。作者的主张:趁父母健在的光阴,抓紧时间,赶快尽孝。
12.“孝心”是子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维系血缘亲情的纽带,一旦没有“孝心”,血缘亲情将被割断,父母子女就可能形同路人。
13.“孝心”是人最可贵的基本品质之一,是无法用金钱、物质来衡量的,因此,“孝心”并不因给予长辈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多寡而价值不同,一个人只要心中时常念着长辈,真诚关心、尊敬长辈,力所能及的孝敬长辈,就是尽孝了。 14.略
(三)15.孩子们玩水仙花盆中的小石子,让水仙在脸盆里浸了十多个小时。水仙被放到阳台上晒太阳,结果春寒料峭,反而被冻了一晚上。 (大意对即可)
16.①“横”表明水仙花全身浸在水中,形象地写出了它遭受水灾的具体情状,“放”则只能表明水仙花处于盆中。②这个比喻写出了水仙花叶子被冻后的颜色、情态,形象地表现了其受伤害的严重程度。(言之成理即可)
17.《生机》更恰当。因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借水仙虽遭多重灾难,却终于绽放花朵的经历,表达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国家、民族,只要生机不灭,终有抬头日子的感悟。 (写出《生机》更恰当1分,理由2分。理由言之成理即可。若写《水仙的灾难》更恰当不得分。)
18.示例:我把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比作水仙,他们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如同水仙一样品质高洁。(联想要合理。理由1分,语言1分)
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