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9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4-08 21: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陋 室 铭刘 禹 锡
文体知识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作家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 者刘禹锡(772——842),
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
得,洛阳人。这篇《陋室
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著名
灵异指琴瑟、萧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博学的人
没什么学问
的人解释下列句中字词:
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何陋)前置的标志。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绿色的苔藓长到台阶上,青翠的草色映入门帘中,景色清幽有生气。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两耳;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劳累我的身心。填空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5、文写到哪三位古人?为什么写到这三位古人?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诸葛亮、杨子云、孔子。写这三位古人,用于证明只要住的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显得简陋了。想一想 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周敦颐文学常识:“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宋代理学创始人,著《周元公集》。
《爱莲说》复习课训练题一、解释下面加点字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是喜爱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会被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中间贯通外部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气传得越远越显清幽。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去玩弄它。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听到了。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喜爱,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牡丹的喜爱,应当有很多人了。请你在课文中找出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的?
予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不蔓不枝 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爱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看,是哪种人的化身? 从“莲,花之君子”中可看出莲是君子的化身。三、用直线把下面各项联系起来回答下面问题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牡丹---“ 花之富贵者’’ 象征:
菊---“花之隐逸者” 象征:
莲---“花之君子者” 象征: 作者在文中寄寓着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比较阅读: 《陋室铭》与《爱莲说》1、主题:都表现了作者的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2、立意:都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
3、表达方式:都大量运用描写。1、文体:一为“铭”,一为“说”;
2、句式:《陋》以骈句为主,《爱》则以散 句为主;
3、线索:《陋》以“惟吾德馨”引领全文,《爱》以“爱”贯穿始终。反馈练习:
1、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
例:我喜爱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2、以你对牡丹、菊花的独特认识,试模仿《爱莲说》的写法,写一篇《牡丹赞》或《爱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