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路程、时间与速度
科 目 数 学 年 级 四年级(上) 授课教师 薛万和
主题单元 五、 除 法 课题 2.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主要教法与学法 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知识连接 小调查
教 案 连 接 探索 发现
第一课时一、情景创设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情境创设
教 案 连 接 探索 发现
二、复习探索。(一)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5.看一看。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放手让学生讨论比较,,给更多的同学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能使学生互相学习彼此的方法,开阔其思维。 交流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
教 案 连 接 探索 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板书设计: 2.路程、时间与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单位:千米/时 千米/分 米/秒 万千米/秒……
教 案 连 接 探索 发现
第二课时导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理清三者关系,为下面的练习打基础。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先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说说图意,再根据关系式列出算式。 2.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根据情境图列式计算。 3. 完成“练一练”第三题。根据第1个算式写出第2、3个算式的得数,寻找其中的规律。
4. 完成“练一练”第四题。列式计算后,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解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策略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自己编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延伸,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完成“练一练”第五题。
看线段图解答,然后提问:15分、35分分别在什么位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四、拓展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让学生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