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作出一次函数 y = 2x - 5
的图象如右,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 x 取哪些值时, y=0 ?(2) x 取哪些值时, y>0 ?x > 2.5 时 , y > 0 ;x = 2.5 时 , y = 0 ;(3) x 取哪些值时, y<0 ?x < 2.5 时 , y < 0 ;(4) x 取哪些值时, y>3 ?x > 4 时 , y > 3 ;将“一次函数值的问题”改为“一次不等式的问题”作出一次函数 y = 2x - 5 的图象如右,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 x 取哪些值时, y =0 ?(2) x 取哪些值时, y >0 ?(3) x 取哪些值时, y <0 ?(4) x 取哪些值时, y >3 ?y所以,将(1)~(4) 中的 y 换成 2x-5,2x-52x-52x-52x-5则, 原题“关于一次函数的值的问题”就变成了“关于一次不等式的问题”变换成 “关于一次函数的值的问题”?由上述讨易知:“关于一次函数的值的问题”
可变换成 “关于一次不等式的问题” ; 反过来, “关于一次不等式的问题”
可变换成 “关于一次函数的值的问题”。 因此, 我们既可以运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 ,
也可以运用解不等式帮助研究函数问题 ,
二者相互渗透 ,互相作用。 不等式与 函数 、方程 是紧密联系着
的一个整体 。 如果 y=-2x-5 , 那么当 x 取何值时 , y>0 ?你解答此道题, 可有几种方法 ? -2x- 5 > 0 ;法二:图象法。< -2.5时 y>0 .用“函数图象法”及“解不等式法”解函数问题 兄弟俩赛跑,哥哥先让弟弟跑 9 米,然后自己才开始跑。已知弟弟每秒跑 3 米,哥哥每秒跑 4 米。列出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 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用多种方法解行程问题y1= ,y2= .(2) 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3) 谁先跑过 20米?谁先跑过 100米?你是怎样求的?与同伴交流。设x 为哥哥起跑开始的时间, 则哥哥与弟弟每人所跑的距离 y (m)与时间 x (s) 之间的关系式分别是:9+3x4x答案: (1) 从哥哥起跑开始 , 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2) 从哥哥起跑开始 , 哥哥跑弟弟在前面;
(3) 先跑过 20米, 先跑过 100米 .9s 前9s 后弟弟哥哥2.先通过列方程找到追及弟弟的时间。1.直接解不等式;议一议:
A、B 两地相距15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B 两地相向而行。假设他们都保持匀速行驶,则他们各自到A地的距离 s(千米)都是骑车时间 t (时)的一次函数.
1 时后乙距A地120千米,
2 时后甲距A地 40千米.
问: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议一议:
A、B 两地相距15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B 两地相向而行。假设他们都保持匀速行驶,则他们各自到A地的距离 s(千米)都是骑车时间 t (时)的一次函数.
1 时后乙距A地120千米,
2 时后甲距A地 40千米.
问: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 A、B 两地相距15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B 两地相向而行。假设他们都保持匀速行驶,则他们各自到A地的距离s(千米)都是骑车时间t(时)的一次函数.
1 时后乙距A地120千米,
2 时后甲距A地 40千米.
问 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 用图象法 解 行程问题 小明的方法求出的结果准确吗?123 A、B 两地相距15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假设他们都保持匀速行驶,则他们各自到A地的距离s(千米)都是骑车时间t(时)的一次函数.
1 时后乙距A地120千米,
2 时后甲距A地 40千米.
问 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 用方程 解 行程问题 1 时后乙距A地
120千米,即乙的速度是 30千米/时,2 时后甲距A 地 40千米,故甲的速度是 20千米/时,?t=3 A、B 两地相距15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B 两地相向而行。假设他们都保持匀速行驶,则他们各自到A 地的距离s (千米) 都是骑车时间 t (时) 的一次函数.
1 时后乙距A地120千米,
2 时后甲距A地 40千米.
问 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 求出s与t之间的关系式,联立解方程组 对于乙,s 是t
的一次函数,
可设 s=kt+b。
当t=0时,s=150;
当t=1时,s=120。将它们分别代入s=kt+b中,可以求出k、b的值,也即可以求出乙 s 与t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同样可求出甲s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再联立这两个表达式,求解方程组就行了。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用图象法可以解决问题用方程组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小明 用作图象的方法可以直观地获得问题的结果,但有时却难以准确,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我们一般用代数方法。在以上的解题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例:如图,l1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当销售量为 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
l2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意填空:你有什么新的方法解决以前的问题吗?4000思考题:
1.某区中学生足球赛共赛8轮(即每队均需参赛8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在这次足球联赛中,猛虎队踢平的场数是所负场数的2倍,共得17分,试问该队胜了几场?(要求用图象法求解)解:设:胜x场,负y场,则平2y场。
根据题意得:03518/3422xy17/2(2004年湖北省国家课改实验区中考题)
思考题:
2.已知方程组 ,所对应的一次函数的图象表示如图,试求出a-b的值。01/2-1XY课外思考题(备用题)3.如图,L1和L2分别表示甲走路和乙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走的路程s(千米)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途中乙发生了什么事,
(2)他们是相遇还是追击;
(3)他们几时相遇。0ts108120.511.2ABDEP你一定能行的!随堂练习12342341-10-1l1l22.解方程组 解:由 可得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一次函数 的图象l1和 的图象l2, 如图所示 方程与函数关系的应用同理,由 可得所以方程
的解是 。 得l1,l2的交点为P(2,2)。
一、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与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上点对应。以方程 x+y=3 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就是 一次函数 y=3-x 的图象.二、因为函数和方程有以上关系,所以我们就可以用图象法解决方程问题,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图象问题。三、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把两个方程都化成函数表达式的形式。
2.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
3.找出交点坐标,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本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