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元旦高一语文竞赛试题[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2006年元旦高一语文竞赛试题[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2-12 22: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茂名市第四中学2006年元旦学科竞赛
高 一 语 文
古诗文阅读鉴赏(共30分)
古诗文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3小题)
(1) ①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②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 。(谢灵运《登池上楼》)
(2) ①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② ,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3)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诫子书》)
②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进学解》)
(二)古诗阅读(9分)
阅读张籍《秋思》,完成2-3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无形,作者为何用“见”字写风?谈谈你的理解。(4分)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5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4~7题。
徐徽言,字彦猷,衢之西安人。少为诸生,泛涉书传。金人围太原,分兵绝饷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徽言以三千人渡河,一战破之。迁武经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建炎二年冬,自蒲津涉河围之。先是徽言移①府州,约折可求夹攻金人。可求降,金将娄宿挟至城下以招徽言。徽言故与可求为姻,乃登陴以大义噍②数之。可求仰曰:“君于我胡大无情。” 徽言摄弓厉言曰:“尔于国家不有情,我尚于尔何情?宁惟我无情,此矢尤无情!”一发中之,可求走。金进攻数败,不得志,围之益急。徽言自度不支,凡守具悉火之。仗剑坐堂上,慷慨语将士:“我天子守土臣,义不见蔑敌手。”因拔佩刀自拟,左右号救持之急。金兵猥③至,挟徽言以去。娄宿就见徽言,语曰:“二帝北去,尔其为谁守此?” 徽言曰:“吾为建炎天子守。”娄宿曰:“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徽言怒曰:“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将以死报太祖、太宗地下,庸知其他!”娄宿又出金制曰:“能少屈,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徽言益怒,骂曰:“吾荷国厚恩,死正吾所,此膝讵为汝辈屈耶?汝当亲刃我,不可使余人见加。”娄宿举戟向之,觊其惧状。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饮 以 酒 持 杯 掷 娄 宿 曰 我 尚 饮汝 酒 乎 慢 骂 不 已 金 人 知 不 可 屈 遂 射 杀 之。
注释:①移:公文名称,这里作动词。②噍:jiào,责备。③猥:形容人多。
(节选自《宋史?忠义》)
4、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患 拔:攻下
B.义不见蔑敌手 见:看见
C.吾恨不尸汝辈归见天子 尸:陈尸示众
D.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 意:神情
5、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太原之战中徐徽言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太原被包围、粮道被切断、军令数月不通的情况下,他率军渡过黄河,一举歼灭金军。
B.在金人围攻蒲津的恶战中,面对主动前来劝降的折可求,徐徽言义正词严地痛斥他
变节投降的行为并以一箭来表示大义灭亲的态度。
C.徐徽言在城池即将被金人攻破之时,把守城器械全部烧掉;然后慷慨陈词,自己是天子的守土臣;并以自刎来表示宁死不受辱的决心。
D.娄宿诱降徐徽言遭到失败,便举戟指向徐徽言,以此迫他屈服。徐徽言镇定自若,拿杯掷向娄宿,骂不绝口,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6、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为?(3分)
(2)当使汝世帅延安,举陕地并有之。(3分)
7、用“/”为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饮 以 酒 持 杯 掷 娄 宿 曰 我 尚 饮 汝 酒 乎 慢 骂 不 已 金 人 知 不 可 屈遂 射 杀 之。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8-11题(12分,每小题3分)。
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作了那么多分析,以至于看起来它们没有多少时间从事音乐活动。但音乐还是有的。在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说这些是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是难以讲通的。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有些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小节的中间部分戛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它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有时它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这是一种沉思的、如诉的音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其他器乐演奏家比如蟋蟀或蚯蚓,它们单独演奏时听起来或许不像音乐,但那是因为我们听的时候脱离了上下文。如果我们能一下子听到它们合奏,配上全套管弦乐器,那巨大的合唱队集合在一起,我们也许就会听出其中的对位音,音调和音色的平衡,还有和弦和种种亮度。录制的座头鲸歌曲,充满力度和肯定,模糊和暗示,不完整,可以将它当作一个声部,好像是管弦乐队的一个孤立的音部。假如我们有更好的听力,听得见海鸟的高音,听得见成群软体动物有节奏的定音鼓,甚至听得见萦绕于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缥缈的和声,那合成的音响大约会使我们飘然欲飞的。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来解释鲸鱼之歌。那些歌也许是有关航行,或有关浮游节肢动物的来源,或有关领地界限的简单而实打实的叙述和声明。但迄今证据还没有得到。除非有一天有人证明,这些长长的、缭绕的、执著的曲调,被不同的歌唱者重复着,又加上了它们各自的修饰,这不过是为了向海面下数百英里之外传递像“鲸鱼在这儿”之类寻常的信息。否则,我就只能相信,这些曲调是真正的音乐。不止一次,有人看到鲸鱼在歌唱的间歇,完全跃出水面,然后以背着水,全身沉浸于阔鳍击出的波涛之中。也许它们是为刚才的一支歌如此成功而喜悦,也许是为环球巡游归来之后,又听到自己的歌而庆贺。不管怎样,那样子就是在欢腾。
8、不能作为我不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的理由的一项是( )
A.鸟类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工作太多,以至于没有多少时间从事音乐活动。
B.画眉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
C.有时画眉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
D.画眉唱出的歌曲是一种沉思的、如诉的音乐。
9、蟋蟀或蚯蚓等单独演奏时人们听起来不像音乐的原因是 ( )
A.它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喜爱安排多样的主题。
B.它们不能表现出创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需要。
C.没有像合奏时所表现出的对位音,音调和音色的平移,还有和弦和各种亮度。
D.它们的歌唱模糊、不完整,缺乏力度和肯定。
10、下面对鲸鱼之歌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座头鲸歌曲,可以将它当作一个声部,好像是管弦乐队的一个孤立的音部。
B.鲸鱼之歌是长长的、缭绕的、执著的曲调,并且被不同的歌唱者重复着。
C.鲸鱼歌唱是为了向海面下数百英里之外传递像“鲸鱼在这儿”之类寻常的信息。
D.鲸鱼在歌唱的间歇所做出的一系列动作,那也许就是在为自己的成功而欢腾。
11、根据选文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主要包括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
B.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它这样做确实是自得其乐。
C.鲸鱼之歌是有关航行或有关浮游节肢动物的来源,或有关领地界限的简单而实打实的叙述和声明的观点迄今还没有得到证实。
D.萦绕于阳光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缥缈的和声我们可以不借助其他工具就能听得到。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15题(共18分)。
走山访水与读山吟水走
走山访水,亦人生一大快事。在现代社会紧张的竞争之隙,暂入自然怀抱,让幽谷清涧,静一静被困扰的神经,引清风明月,涤一涤被污染的心灵。尽管我们现代的“鸢飞戾天者”,不会“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也不会“窥谷忘返”,然而却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必要的轻松、超脱,乃至反思与启悟,岂非大有益耶?更何况,旅游活动还被现代人当作开拓视野,了解一地、一国、一民族之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呢。
不过,经验又常常这样启示我们:走山访水,欲臻山水妙境,得到最佳的效果,最好先之读山吟水,即读一读那些描写山水名胜的诗文。因为,山水名胜诗文,乃作者经心灵感受,用文学描绘的山水,是艺术创造的第二自然。那里面有作者的性灵、心态、热情、才华的流动,也有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沉淀。它实在是一位很好的审美的导游。当你面对奇山异水惊诧莫名的时候,它能够很快沟通你和自然间的“灵犀”,帮你机敏地捉住景物的独特的美质和神韵;当你在古堡废墟面前茫然寻思的时候,它将为你打开那厚重的历史帷幕,让你窥见其中的奥秘。总之,它将帮助你真正读懂大自然。
???中国有无数的佳山秀水、名园胜迹,从塞北至岭南,从鱼米之乡至丝绸之路,到处有令人梦思神往的胜境。中国更是一记游文学特别发达的国度。“性眈山水”、“情系田园”的中国文人,几乎个个都是描山画水的能手。他们以山水为知己,为情侣,闲暇时游赏之,失意时隐匿之;山屋著述,古寺谈禅,从事人生的反思与总结。中国文人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心态,使其同庄严肃穆、清远幽秘的大自然达到非凡的融合。他们给大自然以情感与生命,大自然给他们以灵感与启悟。人之性灵与山水之灵秀,合同而化。于是,人生况味,自然风采,宗教气氛,一起揉合成中国山水名胜诗文所特有的清幽、空灵之美。展读中国的山水名胜诗文,你仿佛置身于深山古寺,伴着那幽谷鸟鸣,云外钟声,聆听作者的清谈妙论、感慨隐忧。
??? 就这样,中国文人,凭着他们那特殊的对山水自然的感受力,以其特有的审美趣味与高超的艺术才华,为中国的山水名胜,塑造出像画一样的精美,如梦一般空灵的形象,为中国山水名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文学背景。
??? 走山访水,固为人生一大快事。然而欲真正享其快意,最好先行读山吟水。这倒用得上中国一句老话:“先读为快!”
12、“走山访水”有什么意义?(4分)
答:?????????????????????????????????????????????????????
??? ??????????????????????????????????????????????????????
13、第一段中“被污染的心灵”在文中是指(2分)
??????????????????????????????????????????????????????????????
??? 第三段“山水之灵秀”是指(2分)
?????????????????????????????????????????????????????????????
14、作者是怎样评价“山水名胜诗文”的特点和作用的?(6分)
答:???????????????????????????????????????????????????
??? ???????????????????????????????????????????????????
??? ????????????????????????????????????????????????????
1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文章从阐述走山访水的意义起笔,引出读山吟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得出“先读为快”的结论,娓娓道来,浑然一体。
作者认为走山访水是人生乐事,但必须先读山水名胜诗文,否则就不能真正享其乐趣。
排比句、对偶句的运用,使文中语言铿锵有力、气势酣畅,让人读后,走山访水之情油然而生。
“让幽谷清涧,静一静被困扰的神经,引清风明月,涤一涤被污染的心灵。”这犹如对联的文字,句式整齐,语言精辟,富有哲理。
三、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是美国人的“感恩节”,人们在这一天感谢神的恩典,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一条广为发送的手机短信说:“所谓幸福,就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首歌名叫《感恩的心》,歌中唱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随处可见,生活中也总有些让人从心底里感恩的人。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茂名市第四中学2006年元旦学科竞赛
高 一 语 文 答 卷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30分)
1、(6分)



2、答:

(4分)
3、 答:


(5分)
4、 【 】 (3分)
5、 【 】 (3分)
6、(1)
(3分)
(2)
(3分)
7、饮 以 酒 持 杯 掷 娄 宿 曰 我 尚 饮 汝 酒 乎 慢 骂 不 已 金 人 知 不 可 屈遂 射 杀 之。(3分)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0分)
8、 【 】 (3分)
9、 【 】 (3分)
10、 【 】 (3分)
11、 【 】 (3分)
12、
(4分)
13、
(2分)

(2分)
14.


(6分)
15、【 】【 】(4分)

三、写作(60分)















茂名市第四中学2006年元旦学科竞赛
高 一 语 文 参 考 答 案
1.(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3)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 行成于思,毁于随。
2.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木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与联想。(意思对即可)
3.“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里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4.【文言词语】(3分) B(见:表被动,“被”的意思)
5.【内容归纳】(3分)
B(金人围困的地点是晋宁,而不是蒲津:折可求是在金人的挟持下劝降徐徽言的,并非“主动劝降”。)
6.【文言翻译】(6分)
(1)我的军队已经南下了,中原的形势还不清楚,你又何必辛苦为难自己呢?
(2)会让你世代统管延安城,整个陕地都归你所有了。
评分说明:(1)大意1分,“南”1分, “何自苦为”句式1分;(2)大意1分,“帅”1分,“举”1分。
7、【断句标点】(2分)
饮以酒 / 持杯掷娄宿曰 / 我尚饮汝酒乎 / 慢骂不已 / 金人知不可屈 / 遂射杀之
8 、A 9、C 10、C 11、D
12、(1)得到轻松与超脱,乃至反思与启悟
(2)开拓视野,了解历史文化?
13、现代人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大自然的庄严肃穆、清远幽秘。
14、(1)是艺术创作的第二自然
(2)实在是一位很好的审美导游
(3)有独特的清幽、空灵之美
(4)为山水名胜提供丰富的文学背景
(此四点,答出三点即可) (6分)
15、B C(B、用“必须”不当;C、语言并非铿锵有力,也不能使人产生“走山访水”之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