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极坐标系
一、教学设计导引
本节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课程选修系列4中的第4个专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第一讲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学生学习了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平面内点的坐标,使曲线与方程建立了联系,从而实现了数与形的结合,在此基础上由于现实问题的复杂性,有时在直角坐标系下建立几何图形的方程并不方便,为便于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需要建立不同的坐标系,进而引入极坐标系等不同的坐标系,为进一步学习曲线方程、解析几何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极坐标系的建立,极坐标系下点与极坐标的对应关系
教学重.难点:极坐标系下点与极坐标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旧知识
教学内容: 问题: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并指出建立直角坐标系时应注意的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的相关内容,为极坐标系概念的引入作铺垫,同时为下一节直角坐标与极坐标互化打下基础。
(2)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图1—9是某校园教学平面示意图,假设某同学在教学楼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向东偏北60度方向走120厘米后到达什么位置?该位置唯一确定吗?
(2)如果有人打听体育馆和办公楼的位置,他应如何描述?
(3)思考:类比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怎样建立用距离与角度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的坐标系。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结论
教师活动:以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归纳、概括、交流反思的思维过程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鼓励和旁白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个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思考,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背景,体会在某些情况下用距离与角度来刻画点的位置的方便性,为引入极坐标提供思维基础。同时通过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 呈现新知识
教学内容:1、极坐标系的建立: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2、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用 表示线段OM的长度,用 表示从OX到OM 的角度, 叫做点M的极径, 叫做点M的极角,有序数对(,)就叫做M的极坐标。
学生活动:熟悉定义
教师活动:准确地叙述定义,强调:表示线段OM的长度,即点M到极点O的距离;表示从OX到OM的角度,即以OX(极轴)为始边,OM 为终边的角。
(四)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教学内容:例1 如图1-11,在极坐标系中,写出点A,B,C的极坐标,并标出点DE,F,所在的位置
例 2在下图中,用点A,B,C,D,分别表示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实验楼,办公楼的位置,建立适当的极坐标系,写出各点的极坐标。
学生活动:自主完成
教师活动:学生完成后,讲评总结。
设计意图:例题的选择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在极坐标系下点与极坐标的对应关系,让学生自己用定义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利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思考:在极坐标系中,,,,表示的点有什么关系?你能从中体会极坐标与直角坐标在刻画点的位置时的区别吗?
学生活动: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讨论
教师活动:边让学生思考边提出问题:
1:这些极坐标之间有何异同?
极径相同,不同的是极角
2:这些极角有何关系?
这些极角的始边相同,终边也相同。也就是说它们是终边相同的角。
点M的极坐标统一表达式:
引导学生观察、推理、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六)作业:教科书第12页第3,4,5题
(七)课堂小结
1、极坐标系和点的极坐标
极点、极轴、长度单位、角度单位和它的方向构成极坐标系的四要素,缺一不可。规定:当点M在极点时,它的极坐标可以取任意值。
2、极坐标系中,点M的极坐标统一表达式。
3、如果规定,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表示,同时,极坐标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4、要注意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区别,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在极坐标系中,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不是一一对应的,只有在规定,)的前提下才一一对应.在解题时要注意极坐标的多和表示形式.
三、 教学反思
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眼于学生的发展,本节课就极坐标概念的教学做了一些尝试,从背景问题的引入,到新知识的呈现及应用新知,自始自终让学生唱主角,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但是在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X
O
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