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五六单元复习课 一、通假字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要项伯③不敢倍德④不可不蚤来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因击沛公子坐
⑦ 沛公不胜桮杓(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要通邀,邀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蚤通早)(郤通隙,隔阂、嫌怨)(坐通座,座位)(桮通杯,杓通勺,酒器)鸿门宴二、词类活用 一、 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头发上指共
②持剑盾步走
③道芷阳间行
④吾得兄事之
⑤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文 言 知 识(向上)
(步行,徒步)
(从小路)
(像兄长一样)
(连夜)
(像鸟翅一样)文 言 知 识词类活用 一、 名词的活用
2、名词作动词
①籍吏民,封府库
②沛公军霸上
③沛公欲王关中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道芷阳间行
⑥刑人如恐不胜(登记造册)
(驻扎)
(统治,统占)
(用眼示意)
(取道)
(处罚、处治)文 言 知 识词类活用 三、 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例:素善留侯张良
2、形容词作名词
①沛公今事有急
②此其志不在小
四、 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例:此亡秦之续耳(交好)(危急的事)
(小事)(后继者)文 言 知 识词类活用 二、 使动用法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⑤拔剑撞而破之(使之为王)
(使……活,救)
(使……跟从,率领)
(使……停止,阻止)
(使……破裂,击碎)重点虚词“为”文 言 知 识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②君为我呼入
③军中无以为乐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⑥客何为者
⑦窃为大王不取也?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介词,替)
(介词,替)
(动词,作为)
(介词,被)
(动词,成为)
(动词,做,干)
(动词,认为)
(语气助词,呢)修禊事也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
列坐其次
丝竹管弦之盛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
夫人之相与《兰亭集序》重点实、虚词古代的一种风俗高长旁边,水边热闹繁多用来……的原因动词,穷尽交往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曾不知老之将至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的人;会面乃,竟动词,至,及面对;明白本来;动词,把···看作一样动词,把···看作相等原因如同,好像对;这词类活用:①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觞一咏 觞:喝洒。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群贤毕至 贤:有才有德之人。少长咸集 少:少者; 长:长者。无丝竹管弦之盛 盛:热闹的场面。死生亦大矣 大:大事。③数词活用为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用作动词,看做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一:用做动词,是一样的。④使动用法: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容词用动词,看作相等。句式:①介词结构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不能喻之于怀 (于怀不能喻)亦将有感于斯文 (于斯文有感)②定语后置:仰视宇宙之大 (广大的宇宙)俯察品类之盛 (丰富的万物)《归去来兮辞》1、重 点 句 式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既自以心为形役2、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复驾言兮焉求(什么)
曷不委心任去留(何)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哪里) 3、文言虚词:以、而、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恨晨光之熹微
悦亲戚之情话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而觉今是而昨非
门虽设而常关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
表转折
表修饰
表并列
表承接以既自以心为形役
舟遥遥以轻飏
农人告余以春及
引壶觞以自酌
聊乘化以归尽
园日涉以成趣
木欣欣以向荣
问征夫以前路
乐琴书以消忧介词,使,让
介词,把
介词,用
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结果
连词,表承接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本字
并解释其意思。
1、孝公既没
2、外连衡而斗诸候
3、约从离衡
4、而倔起阡陌之中
5、赢粮而景从
6、百有余年也
7、距关,毋内诸侯
8、张良出。要项伯 巩固练习看看答案
1、孝公既没 殁
2、外连衡而斗诸候 横
3、约从离衡 纵
4、而倔起阡陌之中 崛
5、赢粮而景从 影
6、百有余年也 又
7、距关,毋内诸侯 拒 纳
8、张良出。要项伯 邀9、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1、令将军与臣有郤
12、置之坐上
13、虽趣舍万殊
14、景翳翳以将入
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背
1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早
11、令将军与臣有郤 隙
12、置之坐上 座
13、虽趣舍万殊 取
14、景翳翳以将入 影
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授16、或师焉,或不焉。否
17、振之以威怒。震
18、简能而任之。拣
19、既然已。矣
20、早缫而绪。尔
21、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犹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词类活用的情况并解释。
1、席卷、包举、囊括
2、内立法度。3、外连衡而斗诸侯
4、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5、天下云集响应
6、履至尊而制六合
7、序八州而朝同列
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9、追亡逐北10、却匈奴
11、约从离衡
1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也。
13、会盟而谋弱秦
14、以弱天下之民
15、以愚黔首
1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7、头发上指
18、特剑盾步走
19、道芷阳间行
20、我得兄事之
2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2、常以身翼蔽沛公
23、籍吏民24、沛公军霸上
25、沛公欲王关中
26、范增数目项王
27、刑人如恐不胜
28、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9、项伯杀人,臣活之
3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3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2、拔剑撞而破之
33、素善留侯张良
34、沛公今事有急
35、此其志不在小
36、此亡秦之续耳
37、极视听之娱3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9、棹孤舟
40、审容膝之易安
41、倚南窗以寄傲
42、策扶老以流憩
43、眄庭柯以怡颜
44、善万物之得时45、乐琴书以消忧
46、吾从而师之
47、惑而不从师
48、位卑则足羞
49、耻学于师
50、习其句读
51、廊腰缦回52、辇来于秦
53、鉴之
54、哀之
55、乐盘游
56、宏兹九德
57、将有作
5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59、驼业种树
60、名我固当
61、早实以蕃
62、虽为忧之
63、鸣鼓而聚之6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65、而耻学于师
66、小学而大遗
67、位卑则足羞
68、吾从而师之
69、吾师道也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羞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三、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文 言 知 识古今异义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④而听细说婚姻:古义为儿女亲家;今义指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 关系。
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为副词,很。
今年内人:古义为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指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细说:古义为小人的谗言;今义为详细说来。古今词义古之学者句读之不知小学而大遗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
教育的学校古今词义吾从而师之好古文古:从,跟随;而,连词今:连词古:先秦时期的散文今:“五四”以前文言文的总称九国之师古:军队今:老师流血漂橹古:盾牌今:船浆以为桂林古:把……作为今:认为赢粮古:背今:赢得山东崤山以东中国的一个省份河南黄河以南中国的一个省份谢项王谢罪感谢列坐其次旁边从次是日也这判断动词向之所欲从前、过去方向亲戚亲属与自己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人直走咸阳跑行走钩心斗角走廊如钩的心屋檐如角相对用尽心杨明争暗斗几千万落座落下承天景命大风景、景象简能任之选拔简单其筑欲密捣土建筑字而幼孩养育写字、文字以致其性以:连词,致:致使表结果的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