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三角形的边
一、同步练习
1.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3,则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是 .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6,另一边为12,则其周长为 .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为4、5、x,则不可能是( )
A.6 B. 5 C. 4 D. 1
4.以下三条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2cm、3cm B. 2cm、2cm、4cm
C.3cm、4cm、5 cm D. 4cm、8cm、2cm
5.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cm、11cm,那么第三边只能是( )
A. 3cm B.4cm C.5cm D.7cm
6.下列每组数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5、7、12
C.6、6、13 D.6、8、10
7.(2008福州)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13cm B.6cm C.5cm D.4cm
8.(2008威海)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1,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0<x<8 B.2<x<8
C.0<x<6 D.2<x<6
二、拓展创新
9.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请化简.
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1)当一边为6时,求另两边的长;(2)当一边为4时,求另两边的长.
11.已知D在△ABC的AC边上,且AD=DC,若AB=8,BC=6求△ABD与△BCD的周长的差
12.(2009济宁)如图7.1.1-2观察图中每一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5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有 个 .
13.如图7.1.1-3,P是△ABC内的一点,试比较线段AB+AC与PB+PC的大小,若AB=10,AC=13求PB+PC的取值范围.
图7.1.1-3
图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