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24.2命题的证明眼见为实眼见为实眼见为实实践出真知!眼见未必为实!眼见为实已知:如图,a∥ c ,b∥c直线a,b平行吗?
(1)请你先通过观察作出判断.你能肯定自己的判断正确吗?
(2)作直线l,使
直线l与直线a,b,c都
相交.用量角器测
量∠1和∠2,根据
∠1和∠2的大小关
系,你能判断“a与
b平行”这一结论正确吗?abcl12当n=1时,(n2-5n+5)2=1;当n=2时,(n2-5n+5)2=1;当n=3时,(n2-5n+5)2=1; 当n取任意正整数时,(n2-5n+5)2的值都是1.你认为这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 观察,猜想,度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未必都正确;
一个命题的真假,常常需要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命题的证明.把经过证明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交流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的认识才能进行。例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定义; 为此,就要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 . 2、“两点之间 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是“两点的距离”的定义;3、“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4、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5、“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是“样本” 的定义;何 谓 定 义 已知:点C,D在线段AB上,点C是的AD中点,点D是CB的中点.
求证: AD=CB. 由“点C是的AD中点,点D是CB的中点”,可以得到 AC=CD=DB,进而可以得到AD=CB.证明:因为点C是的AD中点(已知),
所以AC=CD(线段中点的定义).
因为点D是CB的中点(已知),
所以CD=DB (线段中点的定义).
所以AC=DB(等量代换)
所以AC+CD=DB+CD(等式的性质).
即 AD=CB.分析课件4张PPT。24.2命题的证明(2)已知: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
求证:∠1=∠2.12(平角的定义)(平角的定义)(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对等角相等证明:第一步画出图形第二步写出已知、求证写出证明过程第三步根据题意根据条件、结
论和图形分析、探索证明的步骤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已知:求证:证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