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课件 认识立体图形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课件 认识立体图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8-06 00:01:00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 认识立体图形
 1.摆一摆,连一连.
  2.想一想,填一填.
  (1)把正方体拆开后,就是右图的样子.
  图中有()个正方形.
  (2)把长方体拆开后,就是右图的样子.
  图中有()个长方形.
  3.试一试,做一做.
  参考答案
  1.摆一摆,连一连.
  略
  2.想一想,填一填.
  (1)把正方体拆开后,就是右图的样子.
  图中有(6)个正方形.
  (2)把长方体拆开后,就是右图的样子.
  图中有(6)个长方形.
  3.试一试,做一做.
  略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2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 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游戏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6张PPT)
认识物体
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课件
教材第32-33页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小朋友们好!我是机器人“友友”,我是由一些几何形体组成的,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认识物体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这是长方体
共有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这是正方体
共有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你现在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
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
请你试一试吧!
找朋友:(请你把是长方体的物体与长方体连起来,是正方体的物体与正方体连起来)
这是圆柱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大小相等的圆形。
这是球
怎么找不到平平的面呢?
汽车轮子为什么做成圆的
请你把属于圆柱的物体与圆柱连起来,是球的与球连起来
你认识了几种图形
这是( ),上下面是相等的( )形。
6
长方

这是( )体,它有( )个面。
这是( )体,它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
这是( )。
1、
3、
2、
4、
正方
6
正方
圆柱

请你数一数下面图形的个数。
( )个
( )个
( )个
( )个
0
1
2
3
这回可有点难了,你还行吗?
( )个
( )个
( )个
( )个
2
2
6
8
谈谈你的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会什么呢?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泽东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1 认识立体图形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谈话法、活动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
投影、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 激趣
师说: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 操作感知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分成以下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 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像。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老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睛眼按老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老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 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 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做一做”第1 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稳固。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老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 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的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
五、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认 识 图 形
主题图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