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二次函数的三中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4.2二次函数的三中表示方法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8-06 19: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2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1、 理解不同表示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并能计算与自变量的值相对应的函数值.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关系的探索,体会和感知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某些实际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利用函数思想方法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方法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表示二次函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我们在八年级学习了函数,知道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表示方法 全面性 准确性 直观性 形象性
列表法 × ∨ ∨ ×
解析式法 ∨ ∨ × ×
图象法 × × ∨ ∨
从全面性、直观性、准确性及形象性四个方面来总结归纳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
从所填表中可清楚看到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优缺点.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有时为了全面地认识问题,需要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二次函数是一类常见的函数,因此,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同样适合于二次函数.但是,二次函数又不同于我们所认识的其他函数,为了更好的了解它,我们有必要探讨它的表示方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探究1:
“自由落体”研究的是物体从静止状态开始,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物体的下落时间t和下落高度h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物理学家在当时经过反复试验,测量后,得到下表数据:
t 0 1 2 3 4 5
h 0 4.9 19.6 44.1 78.4 122.5
1、根据数据的变化,你能判断h是t的函数吗
解析:(1)我们学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我们不妨假设h是t的一次函数,令h=at+b,把数据t=0,h=0;t=1,h=4.9;t=2,h=19.6代入,可以验证此假设不成立.而h是t的反比例函数,显然也不成立.
现在我们再分析h是t的二次函数,令h=at2+bt+c,把数据t=0,h=0;t=1,h=4.9;t=2,h=19.6代入,得出c=0,b=0,a=4.9,所以,h=4.9t2,把t=3,h=44.1; t=4,h=78.4;t=5,h=122.5代入式子中,同样成立,因此, h是t的函数.
2、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的坐标系中描点,并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接各点.
3.当t=3.5s,4.5s时,物体下落的高度分别是多少?这个结果是否与观察上面的图像得到的结果一致呢? 60.0 99.2
4.观察这条曲线,估计物体下落100米所需要的时间.
探究2:完成下表:
t 0 1 2 3 4 5
h 0 4.9 19.6 44.1 78.4 122.5
2h/t2
观察上表中的数据,你能发现2h/t2 的值有什么规律吗?与同学交流计算结果以及各自发现的规律.
2h/t2是一个定值。
结论:通过反复试验,人们惊奇地发现:2h/t2是一个定值.
物理学家把这个定值叫做重力加速度.并记作g(它与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一致约为9.8m/s2).所以用t表示h的表达式是
可见h是t的二次函数.
由此二次函数也有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这三种表示方法彼此之间不但有联系,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
三、 例题与练习:
例1:根据公式 ,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上数据:
t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h 4.9 19.6 44.1 78.4 122.5
例2:当行驶的汽车撞到物体物体时,汽车的损坏程度通常用“ 撞击影响”来衡量,汽车的撞击影响I可以用汽车行驶的速度v来表示,下表是某种型号的汽车的行驶速度与撞击影响的试验数据:
v 0 1 2 3 4
I 0 2 8 18 32
1、请根据上表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坐标(v,I)所对应的点,并用光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2、填写下表,并根据表中数据呈现的规律,猜想撞击影响公式.
v 0 1 2 3 4
I 0 2 8 18 32
v2/I
I=2V2
3、当汽车的速度分别是1.5,2.5,3.5时,利用你得到的撞击影响公式,计算出撞击影响分别是多少?
I=4.5 ,12.5 , 24.5
课堂练习 P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认识了二次函数的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
五.作业 P ,1,2
课后随笔
4
2
1
3
第 3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