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认识方向教材分析及认识方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认识方向教材分析及认识方向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8-11 14: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认识方向教材分析及认识方向教案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认识,教学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第45~47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认识;
第二段,第47~49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第三段,第50~51页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测定方向”。
“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内容的安排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从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开始,到认识“东、南、西、北”,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到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为学生到中学后学习用“极坐标”确定位置奠定基础;另一条线索是从用诸如“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位置,到用“数对”确定位置,为学生到中学后进一步学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教师要在理解整体编排思路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每一部分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每一部分内容的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从而顺畅、有效地组织教学。
1.认识方向的重点是“辨认”。
首先,要把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辨认方向和在平面图上辨认方向结合起来,以在平面图上辨认方向为主。其次,教材所讲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相应概念的含义不是完全一致的。如“东南”方向,严格地讲是指介于东和南之间,南偏东45°的方向;而日常生活中,常常是把介于东和南之间的这一片粗略地称为“东南”方向。教学时,可采用“大约在什么方向”此类的表述引导学生逐步把日常生活概念上升为数学概念。第三,用方位词描述的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这一点要让学生有所体会。如第45页例题的场景中,体育场在学校的东南面,而同时体育场又是在电影院的东面、在少年宫的南面。
2.用方位词描述简单行走路线,重点在描述。
要教给学生描述行走路线的基本句式。即从某地出发,向某个方向走到某地,再向某个方向走到某地等。结合具体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适当说说按原路返回时的行走路线,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如第48页第2题,学生说出小兔到小狗家的行走路线后,可以再让学生说出小兔从小狗家回去的行走路线。也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说说到同一目的地的不同走法,以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思维含量。
3.“测定方向”的重点是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场景图时,要注意教材提供的场景图与通常平面图的不同之处。通常的平面图都是把正上方确定为正北方向,而第50页场景图的正北方向是左上方。教学时,可以先帮助学生明确东、西、南、北面的物体,让学生初步掌握场景图中物体间相互的位置关系后,再说说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面各有哪些物体。开展实际观测活动时,要组织学生在学校里的不同地点观测校园里物体所在的方向,并进行相应的记录;还要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观测的地点不同,对同一物体所在方向的描述也可能不同。
认识方向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5~47页。
教材简析: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这些在生活中积累的方位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这一部分知识是起点和基础。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贴近生活,学生们比较感兴趣,乐于探究。例题结合平面图举例讲了东北(在东面与北面的中间)与西南,把东南、西北留给学生自己去认识。例题有较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和交流,除了超市、公园、体育场、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外,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小组里说说”。如火车站在汽车站的西南、在电影院的西北……通过较多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新学习的四个方位。“试一试”让学生把指南针上其余七个方向填出来,把前后认识的八个方向整理一次,落实《标准》“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的要求。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辨认其余方向是重要的能力,因为平面图上一般都只明确标出一个方向(通常是北)或部分方向,其余方向都要学生自己辨认。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用方向正确地表述图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想想做做”让学生在应用中掌握认识的八个方向。这样安排,不仅使学生觉得轻松,学得扎实,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课结束,趣犹存”。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会用这些方位概念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 在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方位概念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旧知
谈话: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现在阳光明媚,正是外出春游的好季节。(出示课件)这只小鸟儿也想到外面去欣赏美丽的景色呢!它飞过山水,飞进了城市,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所学校)?可它一个人游玩,多孤单啊,它想让小伙伴们一起来玩(课件出示:学校周围的建筑),谁来告诉它的小伙伴,学校的东、西、南、北有什么,好让小伙伴们能找着它?
指名说说(课件显示:东、西、南、北)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板书)
二、拓展延伸,获取新知
1、认识东北、西南、西北、东南
(1)认识东北
出示“超市”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学校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那么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呢?
学生讨论后,指名说。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像这样超市的方向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它的位置就是东北面,习惯上把“东”说在前面。(课件显示“东北”并板书)
(2)认识西南
出示“公园”问:公园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呢?
讨论,指名说说。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像这样公园的方向在西与南之间,它的位置就是西南面,习惯上把西说在前面。(课件显示“西南”并板书)
(3)认识西北、东南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个新方向——东北和西南,那你知道体育场在学校的哪一面吗?人民桥呢?(课件显示“体育场”与“人民桥”)
讨论、小组交流后,大组交流。(课件显示“西北”与“东南”,并板书。)
(4)比较记忆
师:观察这些方位的名称,你发现了什么特点?怎样才能把它记住?
(师有意指指上下、左右面)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问:学校的东北方有什么?西北方呢?东南方呢?西南方呢?
2、辨认方向
(1)填指南针
师:小鸟儿认识了这些方向,就可以带它的同伴来玩啦。可是如果不小心迷路了,那该怎么办啊?
学生自由说。
师:为了保证安全,去郊外、野外时,最好带上指南针。(课件显示指南针)问:你能把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写完整吗?怎样填最方便?(学生同桌交流填写。)汇报: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2)做方向板
师:带上指南针,小鸟儿飞得再远也不会迷路了。其实我们还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方向板,它也能为我们指引方向。
①课件显示制作方法。
②教师说明方向板的使用方法,利用方向板指指各个方向。
③说说你的好朋友在你的什么方位。
三、加强运用,内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小鸟儿游玩回家时,它经过体育场,看到它的好朋友都在那儿玩呢!悄悄地听,他们在说什么呢?(课件显示)
问:你知道它们的家分别在哪儿吗?
学生小组讨论,在书上连线,大组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小动物们玩累了,就和小鸟一起去果园吃水果了,我们也一起去吧!
(1)出示示意图。
(2)问:桃园在水库的( )面,樱桃园在水库的( )面。
你想吃什么水果?它在水库的哪一面?
(3)师:刚才我们都是以水库为参照的,你能不能以别的果园为参照来说一说呢?
四、总结质疑,游戏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按要求画图形。
1、在 的西北面画 。
2、 在 的东南面。
3、 在 的( ), 在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