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五四学制数学:10.1 分式的意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教育版五四学制数学:10.1 分式的意义(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0-08-11 12: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0.1分式的意义
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
1、理解和掌握分式的概念;
2、通过类比分数探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初步形成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类比方法的教学,知道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能准确地辨别分式与整式。
2、明确分式有意义和值为零的条件。
教学用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
教学流程设计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情景引入
1.观察21世纪教育网
一名运动员在上海金茂大厦跳伞,从350米的高度跳下,
(1) 若到落地时用了15秒,那么他的平均降落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2) 若到落地时用了20秒,那么他的平均降落速度是每秒多少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 到落地时用了x秒,那么他的平均降落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说明] 问题设置与教材略有不同,增加了由具体的数过度到字母的过程,使学生易于理解问题,并且再次体会字母代表数的意义,也从中渗透了函数思想。
2.思考
师:问题(1)与(2)的答案分别是350/15,350/20,它们是分数,而(3)中的答案350/x是一个代数式,那么它是整式吗?如果不是,它与整式有什么区别呢?
3.讨论
师:象350/x, 2b/a, (a+2b+3c)/x这些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点?
板书课题:分式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1. 概念讲解与辨析
(1)分式的定义:两个整式A、B相除,即A÷B时,可以表示为A/B.如果B中含有字母,那么A/B叫做分式,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板书)
思考: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分组讨论)
师:分式的定义与分数的定义类似,都由除法转化而来,有所区别的是分数的定义中是“两整数a,b相除”,而分式的定义中“整数”变为了“整式”,因此原来的整数a,b变为了整式A,B,通过字母大小写的变换以示区别。21世纪教育网
定义强化训练:
(1)P70练习10.1(1)21世纪教育网
(2)辨析:(P68例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4/x, (x+y)/3 , xy/(x-y), x/(a+2b+3c)
设计说明:将这两题直接放在分式的定义讲解后,能使学生加深对分式的直观印象,加深对分式定义的理解,深刻认识整式与分式的区别。
(2)分式有意义和值为零的条件:
师:我们知道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反过来,分数的分母为零时,分数是无意义的。其根本原因是:分数是有除法转变而来的,因为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因此由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母也不能为零。那么,定义与分数类似的分式,它的分母是不是也有这个要求呢?由于分式同样是由除法转变而来,因此要使分式有意义,分式的分母也不能为零。这就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1世纪教育网
(板书)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反过来,如果分式的分母为零,那么这个分式无意义。)
师: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那么分式的分子可以为零吗?
生:(讨论)分式的分子可以为零,因为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商都是零;因此得出结论:当分式的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也为零。
(板书)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师:千万不能漏了“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分式值为零的前提条件是分式有意义。
2. 例题分析
例题1: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
(1)(x2+1)/2x , (2) (x+5)/(x+2),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 (x+5)/(x2+2) (4) x(x-1)/x。
说明:(1)(2)是比较容易得出答案的。(3)中分母x2+2无论x取何值时,x2+2都不可能为零,所以这个分式总是有意义的。(4)中分子与分母有相同的因式x,有学生说“可以将这个因式约去,这个式子就变成了x-1, 也就是变成了一个整式,所以也总是有意义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看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分式,要看原来的式子,将分式约分是可以的,但必须有这个前提:被约去的因式不能为零。这个我们会在下一节中学习。因此(4)的答案应该是x≠0。
例题2:x取何值时,分式(x2+5x-1)/(3x+1)有意义?
分析:当分母不为零时,分式有意义。(解答略)
例题3:x取何值时,分式(2x+1)/(3x-1)的值有意义?
分析:当分式的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也为零。因此解题中得到x取某值时分子为零之后,还要确定x取这个数值时分母不为零,才能最后下结论。(解答略)
3. 拓展问题
拓展1:x取何值时,分式(x2-3x+2)/(x2-4)有意义?值为零?
拓展2:P69例题6
[说明] 拓展1是对例题1,2,3的拓展,不仅要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还需要运用因式分解等来综合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2是对分式的意义的实际应用,让学生通过解题体会学习分式的实际意义。
三、巩固练习
练习10.1的2、3、4、5。
四、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小结,教师加以补充。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1、知识点归纳;
(1)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2、学生学习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存在问题质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五、作业布置
练习册10.1
教学设计说明21世纪教育网
1、关于问题情景设置
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还比较小,要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所在,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入课题,把他们的注意力自然过度到数学课堂教学的主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因此选择了金茂大厦跳伞这个问题引入,同时我也将这个问题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由具体的数过度到字母的过程,使学生易于理解问题,并且再次体会字母代表数的意义,也从中渗透了函数思想。
2、关于分式与分数的类比教学
在引入分式这个概念以后就引导学生将分数与分式作类比,通过类比来自主探究分式的定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同时也培养学生利用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于例题的设置
1、 把教材的例题1直接放在了定义之后,原因已在前面有所交代,不再重复了。
2、 删减了教材的例题2,求分式的值与所学的求代数式的值没什么大区别,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很好的掌握,没有必要重复。
3、 将教材的例题3作为第一个例题,原本的两个小题比较简单,是对知识点的直接运用;同时增加了两个小题,这两个小题各有特点,恰好是教材上没涉及到的两种常见的情况,有必要作为例题讲解。其中第4小题的讲解还能使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如何辨别分式与整式。
新课讲授
(类比分数理解分式的概念,会辨别分式与整式,掌握分式有意义和值为零的条件)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回顾分式的意义)
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2、3、4、5)
情景引入
(由跳伞问题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