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本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例1、例2。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剪刀、吸管、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锐角、钝角、直角),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认识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一些活动来进一步感知角(能转成大小不同的角),用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等。接着通过例二教学画角。最后通过“做一做”,引导学生找一找周围哪些实物的表面上面有角,巩固角的认识。
教学角的认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图形,指出这些物品上哪里有角,教师用色线标出这些角。在此基础上,教师把这些角画出来,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角,并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带着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的角,并转动出大小不同的角,使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观认识。再让每一个学生拿一张纸,和老师一起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教学画角时,教师先说明画的方法,做出示范,再让学生画,教师进行指导。
做“做一做”第一题,既可以在教室里面找,也可以作为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其他情景中找,回到班里进行汇报交流。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长度的一些基本知识,认识了线段以及线段的特点。对于图形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线段的认识,学生能够很快的观察到角的边的基本特点,对于线段,看到边是直的,但是只有一个点,使学生有个对比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并且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形中间数角。
过程与方法:
2、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
3、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画角。
教学难点:
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具准备】:
三角板、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了很多平面图形,大家还记得吗?
生:有长方形、正方形。
生:圆形。
生:三角形。
师:不错,那看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这个图形是什么?
生:三角形。
师:嗯!我们小朋友真棒。那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看,老师现在要用黑板刷擦掉一部分,看一看,现在这个平面图形,有小朋友认识它吗?
生:这是一个角。
师:真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认识的图形,它的名字叫做角。
【评析】:从学生锁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中间抽出角,让学生对于角有一种很直观认识。
二、找角、指角
师: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找找看,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角?把你找到的角告诉的你同座的小朋友。
生:黑板上面有角。
生:尺子上面有角。
生:书本上面有角。
生:五星红旗上面有角。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厉害,在教室里面找到了这么多角,但是你们找的角是指的物体上的哪一部分呢?那这里就有一个指角的方法,现在老师就来告诉你们,怎么样来指一个角。(教师示范)
师:小朋友们看清楚了吗?那现在请你把你刚刚找到的角指给你的同桌看看。
【评析】:联系生活实际,在学生对于角有一个初步的表象之后,利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找身边事物哪些地方有角。
三、认识角
师: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指指看,老师这里的几样物品中哪儿有角。
生:……(教师分别请学生指水管,吸管,剪刀引导学生往哪儿看。)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所指给大家看的角都是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物体上的角。那在数学上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数学上所说的角就在这些物体上,只是穿上了衣服,我们看不清楚。现在,我们请电脑帮帮忙,把这些角的漂亮衣服都脱掉,一起看,就变成了这样。这就是我们数学上所说的角。(电脑演示:去掉三种图形的颜色和图像,留下的这些由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直直的线组成的图形就是角。)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角,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
师:这些角除了都有一个尖尖的点外,还有什么?
生:有一横一竖。
师: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生:长度相等。
生:是直直的线。
师: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这个点和这两条边在数学里面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个尖尖的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那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现在老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指一指黑板上老师画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师:像我们生活中的这些物品,不管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不论它们有什么颜色和用途,如果我们去掉图像和颜色,留下的这些由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直直的线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角。一起说说看,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教师板书)
师:这正是角的两个特征。
2判断角
师:记住角的样子了吗?
师:那请你看看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课件)
学生判断角,并说理由。(学生根据角的基本特征来判断)
【评析】:将数学中的角从图形中间剥离,让学生对于角有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观察找到角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3、画角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角,如果要把角画下来,该怎样画呢?小朋友们想想看角是什么样子,自己动笔画尝试画一个角。(学生活动)
师:看到小朋友们都画的很好,那么你们是怎么画的呢?
生:用尺子画的。
生:用书画的。
生:用尺子在本子上面画两条直直的线。
师:小朋友们画的都不错,可是画的方法不太对。睁大眼睛看看老师怎么画的,先画一点作为角的顶点,用尺子从这个点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线,就组成了一个角。最后写上“顶点”,还有“边”。
师:你们会画吗,那就试试看吧,看谁画得最快最好。
师:把画好的角上的顶点和边指给你的同桌看看。
【评析】:让学生在建立角的表象之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个角,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找找角
师:在我们数学课上见过的各种平面图形里面有角吗?(课件出示)
学生判断长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图形中有没有角,有几个。(指角)
师:小朋友们真棒,把藏在这些图形里面的角都给找出来了。
师:那现在老师也想画一画,请小朋友们看好啦!(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这是一个角吗?
生:不是。
师:那现在再来看看呢?(在直线中间点一个点)现在呢?
生:是一个角。
生:不是一个角。
师:现在就出现不同意见了,那我们来看看,是一个角要满足什么样的要求呢?
生:要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个图形。(带着学生找顶点和边)现在来看看,这是角吗?
生:是。
师:这个角比较特殊,它看起来平平的,所以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平角。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就想把它介绍给你们认识。这可是要到四年级才会学到的哦。
【评析】:通过判断角和画角两个步骤之后,让学生对角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能在常见的图形中间找角数角。作为补充,像学生简单介绍平角,让学生知道角的多样性。
5、摆角。
(1)用两根小棒
师:同学们都准备了小棒,谁是最有创造力的小朋友呢?试试看,看你能不能用两根小棒摆出角来?然后数一数,你摆的图形中间有几个角?
生活动。(请学生上展示台)
【评析】:经历了画角、数角,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动手来摆角。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三、总结
今天我们通地一系列的活动。认识了平面图形中的一个新成员——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那想想,角有大小吗?你们可以回家想想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