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数学》(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知识回顾问题一:我们在小学学过哪些数?你能按照某一标准将它们分类?自然数:0、1、2、3……分数(小数):1/2、0.36、5%……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问题背景1、天气预报2005年3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3 ~ 3 ℃2、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加工图纸标注的尺寸为100±0.5,(mm),这里的±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产品的长度范围是多少?问题背景第一课时1.1正数与负数这里出现了一种新数:
-3 表示零下3摄氏度,
-0.5 表示小于设计尺寸0.5mm而:
3 表示零上3摄氏度,
+0.5 表示大于设计尺寸0.5mm概念引入 我们把以前学过的数大于零叫做 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 如+0.5、+3、+1/2……“+”号可以省略。
我们把在以前学过的数(0除外)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如-3、-0.5、-2/3…… 概念引入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号读着“负”,如:“-5”读着“负5”;“+”号读着“正”,如:“+3”读着“正3”。“+”号可以省略。练习首页上页下页1.读下列各数,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
+7、-9、4/3、-4.5、998、解:+7、4/3、988是正数,-9、-4.5 是负数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写下的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佳句,其中,阴与晴、悲与欢、离与合,都是自然世界、人类生活中截然相反的状态的真实描绘,这些矛盾的东西融为一体,营造出了和谐而真实的氛围。
在数学世界里,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也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它们彼此矛盾而又各平相处,为数学世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为什么要引入负数(2)与一个量成相反意义的量不止一个,如与上升2m成相反意义的量就很多,如:下降1m,下降0.2m,……(1)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要相反;二是它们都具有数量。如前进8m与前进5m,上升与下降不是相反意义的量;因为前者意义相同,后者缺少数量。
怎样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0具有确定的含义。说明 在同一问题中,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收入300元和支出200元,零上6℃和零下4℃,向东30米和向西50米等等,如果正数表示某种意义,那么负数表示它的相反的意义,反之亦然。 对于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把哪一种意义规定为正,带有任意性,不过习惯上把向东、上升、盈利、运进、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它们的相反量规定为负的。怎样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如果80m表示向东走80m,那么-60m表示 。
2.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的水位变化记作 m。
3.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 ℃,夜间平均温度是零下150℃,记作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向西走60m-3+126-150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对吗?思考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观察下图,试着说明它们的海拔高度.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08844-155观察下图,试着说明它们的海拔高度. 海平面的高度如何表示?08844-155?
解释图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10℃表示白天温度为零上10℃,-5℃表示晚上温度为零下5℃。它们以什么为基准?0只表示没有吗?1.空罐中的金币数量;
2.温度中的0℃;
3.海平面的高度;
4.标准水位;
5.身高比较的基准;
6.正数和负数的界点;
……引入正负数后,0不再简简单单的只表示没有.
它具有丰富的意义,是正负数的基准。
1、某大楼地面上共有20层,地面下共有5层,若用正数、负数表示这栋楼房每层的楼层号,则地面上的最高层表示为 ,地面下的最低层表示为 ,某人乘电梯从地下最低层升至地上6层,电梯一共运行了 层。探究活动 3、若将28计为0,则可将27计为-1,试猜想若将27计为0,28应计为 。探究活动 2、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 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4米,那么+2米表示什么?物体原地不动记为什么?课堂小结:一、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类似于1、2、3…这样的数,由表示“没有”“空位”,产生数0,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
历史上,负数概念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了“不够减”的情况。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可以使用负数去表示的现象,因此负数的引入确实是生活的实际需要,生活中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二、正数与负数通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
作业书面作业:课本P5第1、2、3、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