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参考教案1 百分数的应用(一)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教学目标】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准备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展示学生成果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25% = 1/4 32人围棋班 比围棋班25%航模班 百分数的应用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评价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班内交流方法一: 7 - 5.6 = 1.4(吨)1.4 ÷ 5.6 = 0.25 = 25% 方法二: 7 ÷ 5.6 = 1.25 = 125% 125% - 100% = 25%试一试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2、“几成”是什么意思? ※ 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 ,也就是10% 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61 - 2.25) ÷ 2.25 = 0.36 ÷ 2.25 = 0.16 = 16%练一练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从复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重点理解“几成”的意思。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1 页 (共 3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参考教案2 百分数的应用(一)
学材分析 教材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提出“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重难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课时(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对问题的理解。
学情分析 对于这一类题目,学生在上一学期已有接触,所以可以让学生自学。重点可以让学生第二种方法上。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力目标: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导学策略 尝试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小黑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1.口答。①4是5的百分之几 ②5是4的百分之几 2.基础训练。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一个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实际产量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3)某实验田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是每公顷5.6吨,采用杂交技术后,水稻的平均产量为每公顷7吨,杂交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普通水稻的百分之几?普通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杂交水稻的百分之几?3.引入新课。投影演示:将基础训练第(3)题的两个问题改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减少百分之几?同学们是否会做 引出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二)教学新课。1.问题: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1)让学生读题后。(2)指导学生边审题边画出线段图。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 板书:增产的数量÷普通水稻的产量(7-5.6)÷5.6=1.4÷5.6=0.25=25%或7÷5.6=1.25=125% 125%-100%2.问题。②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 提问:谁是单位“1”的量 谁与单位“l”的量相比 怎样计算 板书:少的数量÷普通水稻3.提问:这道例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师生共同讨论。让学生说说算理。(三)巩固练习。1.下列各题,每小题均回答三个问题:a.谁是单位“1”的量 b.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 (1)男工人数比女工多百分之几 (2)今年每公亩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3)汽车速度比火车速度慢百分之几 (4)红花朵数比黄花朵数少百分之几 2.4比5少百分之几 5比4多百分之几 3.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 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注意单位“1”)4.列式计算课本第24页“练一练”。(四)教学小结。提问:今天我们又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它的结构特征如何 如何求相差数的百分率? 口答学生边审题边画出线段图学生说说算理。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学生基本能掌握这一类应用题,对于一些联系实际的变式应用题,学生还有一定的难度。应加强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1 页 (共 3 页)(共16张PPT)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课件
百分数的应用(一)
1.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目标
情景引入:
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加
幸福,农业科技专家进行
着辛苦的努力。袁隆平研
制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人们
吃饭难的问题,中国创造
了震惊世界的奇迹,把水
稻产量提高到了原产量的600%至800%,
让中国十多亿人彻底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什么是百分数?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甲数是5,乙数是4,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2)果园有桃树12棵,苹果树16棵,桃树是苹果树的百分之几?
想一想:如何解答“求百分之几”的问
题?
(找出一个数和另一个数)
一个数 ÷ 另一个数 × 100%
说一说,找一找,列出关系式
(1)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男生比女生多的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2)母鸡比公鸡少百分之几?
(母鸡比公鸡少的是公鸡的百分之几?)
(3)降价百分之几?
(现价比原价降低的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4)增产了百分之几?
(实际比计划增产的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1. 5是8的( )%, 8是5的( )%;
8比5多( )%,5比8少( )%.
2. 学校有雪松15棵,杨树20棵。
(1)杨树的棵数比雪松多几分之几?
(2)雪松的棵数比杨树少几分之几?
62.5
12.5
(20-15) ÷15
(20-15) ÷20
160
60
算一算
4是5 的百分之几, 5是4 的百分之几。
4比5少百分之几, 5比4多百分之几。
4 ÷5=80 %
5 ÷4= 125%
5-4=1
1 ÷5=20 %
5-4=1
1 ÷4=25 %
一位同学做过实验:他把45㎝3的水装入一个方盒中,再把盒子放进冰箱,几小时后,水结成了冰,他把盒子拿出来测算了一下,冰的体积约是50㎝3。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吗?
同学们制作过冰块吗?在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
(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水和冰的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45㎝3
50㎝3
∣
增加了
水的体积
冰的体积
5cm3
∣
∣
(3)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
(4)原来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约减少了百分之几?
第一种:(50-45)÷45这是先求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数量,5 ÷45 ≈11%再求出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45㎝3
∣
增加了
水的体积
冰的体积
5cm3
∣
∣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
50㎝3
第二种:50÷45≈111%,111%-100%=11%。这是先求出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把水的体积看作100%,用减法求出增加百分之几。
1.填空题:
(1)某销售商第一季度完成全年销售计划的29.6%,把( )看成单位“1”.
(2)某电视机厂今年产量是去年的102%,把( )看成单位“1”。
(3)甲比乙的收入少15%,把( )看成单位“1”。
(4)张村粮食产量比去年增长8%,表示( )占( )的8%。
3.电饭煲的原价是220元,现价是160元,电饭煲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某校有男生800人,女生75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作业:P24 练一练 1. 2. 4
练习:P24 练一练 3. 5
作业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与大家共勉。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